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论文意义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内容创新 | 第10页 |
·本研究采用的经济学方法 | 第10页 |
·本研究的难点和不足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20页 |
·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 | 第13-15页 |
·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效应 | 第15-17页 |
·技术外溢效应与吸收能力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云南省作为东道国FDI流入分析 | 第20-41页 |
·区域内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分析 | 第21-23页 |
·起步阶段(1992-1997年) | 第21-22页 |
·金融危机影响阶段(1998-2001年) | 第22页 |
·恢复阶段(2002-2007年) | 第22-23页 |
·缅甸、泰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 | 第23-25页 |
·资本形成效应 | 第25-30页 |
·模型与方法 | 第25-26页 |
·回归结果 | 第26-3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26-27页 |
·协整检验 | 第27-28页 |
·区域内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30页 |
·技术外溢效应 | 第30-36页 |
·测算方法 | 第31-33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3页 |
·协整检验 | 第33-34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FDI吸收能力的研究 | 第36-41页 |
·模型设定与测算方法 | 第37页 |
·测算结果 | 第37-41页 |
·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经济开放度与吸收能力的关系 | 第38-39页 |
·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云南省作为投资国FDI流出分析 | 第41-57页 |
·云南省对区域内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分析 | 第41-44页 |
·起步阶段(2001年—2003年) | 第42-43页 |
·稳定发展阶段(2003—2006年) | 第43页 |
·飞速增长阶段(2006—至今) | 第43-44页 |
·投资动因分析 | 第44-48页 |
·投资模式分析 | 第45-48页 |
·"资源导向型"FDI | 第45-46页 |
·"市场导向型"FDI | 第46页 |
·"效率导向型"FDI | 第46-47页 |
·"政策导向型"FDI | 第47-48页 |
·投资行业分析 | 第48-51页 |
·农、林、牧、渔业 | 第49页 |
·采矿业 | 第49-50页 |
·制造业 | 第50页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第50-51页 |
·案例分析 | 第51-57页 |
·云南省对缅投资跨国公司情况概述 | 第51-53页 |
·云南省四达实业介绍 | 第51-52页 |
·云南鸿宇集团和云南威凯实业介绍 | 第52-53页 |
·缅甸投资景气分析 | 第53-54页 |
·政治环境分析 | 第53页 |
·经营环境分析 | 第53-54页 |
·金融与法律环境分析 | 第54页 |
·投资障碍分析 | 第54页 |
·投资政策分析 | 第54-57页 |
第五章、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结论 | 第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云南省引入GMS外商直接投资建议 | 第58-60页 |
·积极引入泰国技术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改善GMS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 | 第58-59页 |
·保护和增强云南企业的竞争力,为省内企业创造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积极培育云南省内企业的发展 | 第59页 |
·加强基础教育,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 | 第59-60页 |
·云南省流向GMS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建议 | 第60-62页 |
·加大对云南省"走出去"企业投资的资金支持 | 第60-61页 |
·对向GMS投资的云南企业实行税优惠政策 | 第61页 |
·大力推行投资贸易便利化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