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国内外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外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用集料的选材原则与标准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对集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我国高速公路抗滑表层材料状况 | 第12-16页 |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6-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抗滑机理、评价模型及设计方法 | 第18-25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抗滑机理 | 第18-19页 |
| ·路面抗滑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19页 |
| ·直接测量法 | 第19页 |
| ·间接测量法 | 第19页 |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模型 | 第19-22页 |
| ·沥青路面主要抗滑表层形式 | 第22-25页 |
| ·国外沥青路面主要抗滑表层形式 | 第22-23页 |
| ·国内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形式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集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第25-32页 |
| ·概述 | 第25页 |
| ·岩石的矿物组成 | 第25-27页 |
| ·沉积岩 | 第25-26页 |
| ·岩浆岩 | 第26页 |
| ·变质岩 | 第26-27页 |
| ·渝湘高速公路黔酉段石灰岩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 第27-31页 |
| ·渝湘高速公路黔酉段地层及岩石岩性分析 | 第27-28页 |
| ·渝湘高速公路黔酉段石灰岩力学特性试验 | 第28-29页 |
| ·冻融试验 | 第29-30页 |
| ·坚固性试验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集料的抗滑耐磨性能研究 | 第32-39页 |
| ·概述 | 第32页 |
| ·集料抗滑耐磨试验研究 | 第32-38页 |
| ·材料 | 第32页 |
| ·集料的耐磨耗性能 | 第32-34页 |
| ·集料的抗冲击性能 | 第34-36页 |
| ·集料的抗压碎性能 | 第36-37页 |
| ·集料的耐磨光性能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研究 | 第39-60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材料 | 第39-40页 |
| ·沥青混合料成型方法 | 第40-43页 |
| ·评价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的室内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 ·直道试验 | 第43-44页 |
| ·车辙试验 | 第44页 |
| ·加速磨耗试验 | 第44-45页 |
| ·小轮环辙加速磨光试验 | 第45-46页 |
| ·小型加速加载磨耗试验 | 第46-49页 |
| ·原理 | 第47-48页 |
| ·相关参数 | 第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加速加载试验 | 第49-59页 |
| ·级配设计 | 第49-51页 |
| ·摩擦系数的衰减规律 | 第51-52页 |
| ·构造深度的衰减规律 | 第52-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实体工程 | 第60-71页 |
| ·概述 | 第60-61页 |
| ·AC-13C 抗滑表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61-67页 |
| ·材料 | 第61-62页 |
| ·AC-13C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62-63页 |
|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63-66页 |
| ·水稳定性检验 | 第66-67页 |
| ·高温稳定性检验 | 第67页 |
| ·路面现场施工 | 第67-68页 |
| ·施工准备 | 第67-68页 |
| ·施工工艺 | 第68页 |
| ·生产级配混合料加速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 ·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 ·分析 | 第69-70页 |
| ·路面检测 | 第70-71页 |
| 第七章 技术经济分析 | 第71-74页 |
| ·概述 | 第71页 |
| ·采用玄武岩的费用 | 第71-72页 |
| ·采用石灰岩的费用 | 第72页 |
| ·采用SMA 混合料的费用 | 第72-73页 |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73-74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