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互通立交技术指标对立交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31页 |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技术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7页 |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特点 | 第14-16页 |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7页 |
·技术指标对立交用地影响分析 | 第17-25页 |
·立交用地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平面线形技术指标与立交用地 | 第21-25页 |
·技术指标对立交造价影响分析 | 第25-26页 |
·技术指标对立交功能影响分析 | 第26-29页 |
·技术指标与安全性 | 第26-28页 |
·技术指标与舒适性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重庆“二环八射”互通立交技术指标调研及分析 | 第31-42页 |
·重庆“二环八射”互通立交技术指标运用情况 | 第31-37页 |
·主要指标使用现状及分析 | 第37-41页 |
·主要指标使用现状 | 第3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解决方法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山区高速互通立交合理技术指标的探讨与选用 | 第42-66页 |
·平曲线最小半径选用研究 | 第42-48页 |
·超高横坡i | 第42-43页 |
·横向力系数μ | 第43-47页 |
·山区互通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建议值 | 第47-48页 |
·缓和曲线参数选用研究 | 第48-49页 |
·最大纵坡选用研究 | 第49-59页 |
·一般理论概述 | 第49-52页 |
·山区互通匝道最大纵坡建议值 | 第52-59页 |
·变速车道长度选用研究 | 第59-65页 |
·减速车道长度 | 第59-61页 |
·加速车道长度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