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导论第11-21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概括第13-19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一章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创立及其实现的变革第21-61页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界定第21-31页
  一、“教育”的内涵第21-26页
  二、从教育学到教育哲学第26-31页
 第二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创立第31-48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创立的历史语境第31页
  (一) 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第31-34页
  (二) 19世纪欧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第34-39页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教育的批判第39-42页
  二、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创立的过程第42-48页
 第三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第48-61页
  一、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历史回答第49-53页
  二、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实现变革的进程和内容第53-61页
第二章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批判向度第61-91页
 第一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批判原则第61-74页
  一、人的现实性原则第61-67页
  二、人的主体性原则第67-74页
 第二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批判的具体内容第74-91页
  一、对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第74-80页
  二、对资产阶级教育现状的批判第80-85页
  三、对教育本质的批判性分析与科学揭示第85-91页
第三章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价值向度第91-119页
 第一节 教育的最高价值目的第91-103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目的第91-97页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而发展的途径第97-103页
 第二节 教育的直接价值目标第103-119页
  一、人的社会化是教育的直接价值目标第104-114页
  二、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第114-119页
第四章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第119-144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背景第119-124页
  一、知识经济第119-122页
  二、科技革命第122-124页
 第二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第124-134页
  一、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第125-128页
  二、在中国教育改革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思路第128-134页
 第三节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教育公平原则第134-144页
  一、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第134-137页
  二、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第137-141页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思路第141-144页
结语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1页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