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城市化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 | 第13-15页 |
·农村基础教育是"再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提升的要素 | 第15-16页 |
·国外农村基础教育实践 | 第16-18页 |
·国内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1-2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4-37页 |
·相关概念 | 第24-27页 |
·农村基础教育 | 第24-25页 |
·再城市化 | 第25-27页 |
·相关理论 | 第27-34页 |
·推拉理论 | 第27-29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9-34页 |
·小波αTrous算法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推与拉的因素和存在的悖论 | 第37-55页 |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拉力 | 第37-42页 |
·国家农村基础教育政策 | 第37-41页 |
·农村教育规模经济的发展 | 第41-42页 |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推力 | 第42-50页 |
·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 | 第42-48页 |
·农村基础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 第48-50页 |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悖论 | 第50-54页 |
·农村基础教育成本与理性预期 | 第50-52页 |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存留"与"废除" | 第52-53页 |
·"为农"的教育与"离农"的教育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再城市化趋势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预测 | 第55-72页 |
·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化程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5-60页 |
·选取反映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指标 | 第55-56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6-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农村基础教育预测模型 | 第60-66页 |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第60-62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62-63页 |
·灰色小波预测模型 | 第63-65页 |
·三种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 第65-66页 |
·基于灰色小波对农村基础教育规模预测 | 第66-71页 |
·农村基础教育招生规模预测 | 第66-67页 |
·农村专任教师规模预测 | 第67-68页 |
·农村学校规模预测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再城市化趋势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策略 | 第72-79页 |
·缩小城乡差别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同质发展 | 第72-74页 |
·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 第72-73页 |
·建立农村专任教师培训和流动机制 | 第73-74页 |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 | 第74页 |
·学校布局调整坚持与农村基础教育规模变化和人口转移方向一致 | 第74-76页 |
·明确学校布局调整标准 | 第74-75页 |
·学校布局调整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75-76页 |
·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规模的变化调整学校布局 | 第76页 |
·城市化的发展从单纯人口的转移到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 第76页 |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有效需求 | 第76-78页 |
·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第77页 |
·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和衔接 | 第77页 |
·义务教育依靠社会舆论和法律来保障 | 第77-78页 |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育范围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