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以改革开放后重要教育政策文献为蓝本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一、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第10页
  二、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势第10-11页
  三、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思索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实践意义第12页
 第三节 研究动态第12-19页
  一、国外的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内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第15-19页
 第四节 基本概念第19-23页
  一、教师教育第19-20页
  二、教师教育政策第20-21页
  三、价值取向第21页
  四、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第21-23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4页
  一、研究思路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重要教师教育政策检索第24-32页
 第一节 编码研究方法说明第24页
 第二节 若干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第24-30页
  一、教师教育政策文本一级编码第26-29页
  二、二级编码第29-30页
  三、三级编码第30页
 第三节 价值要素提取第30-32页
  一、教师教育政策主体第31页
  二、教师教育政策目标第31页
  三、教师教育政策手段方式第31-32页
第三章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分析第32-48页
 第一节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阶段价值取向变迁路径第32-37页
  一、政策主体演变衍生"社会取向"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变迁第32-34页
  二、政策价值目标演变体现从"社会价值"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调整第34-36页
  三、政策手段方式的演变表征"以人为本"中"人"的价值实现历程第36-37页
 第二节 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政策环境第37-45页
  一、国外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演变的趋势第37-39页
  二、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些理念第39-42页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第42-43页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第43-45页
 第三节 教师教育政策制定阶段的某些价值偏离第45-48页
  一、某些教师教育政策政策目标的价值偏离第45-46页
  二、某些教师教育政策方案设计不合理第46-48页
第四章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价值实现第48-57页
 第一节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价值目标的有效实施第48-53页
  一、转型前师范教育政策社会价值目标有效实现第48-50页
  二、转型后期"以人为本"教师教育政策价值目标有效实现第50-53页
 第二节 教师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失真问题第53-57页
  一、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教师教育政策贯彻乏力第54-55页
  二、教师教育政策执行表面化导致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难以深化第55-57页
第五章 建立合理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建议第57-64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建议第57-58页
  一、教师教育政策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第57-58页
  二、教师教育政策方案设计应体现"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价 #49值要求第58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实施的建议第58-61页
  一、加大教师教育投资力度,保证教师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第58-60页
  二、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政策实施效率,使"以人为本"价值目标落到实处第60-61页
 第三节 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建设第61-64页
  一、制定《教师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法律体系第62页
  二、完善《教师资格条例》,使教师资格制度法制化第62-63页
  三、其他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订第63-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1第71-78页
附录2第78-79页
后记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传统教学论思想的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