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桥梁水域界定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桥梁水域的定义及界定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桥梁水域的定义 | 第10页 |
·影响桥梁水域界定的主要因素 | 第10-11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与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感潮河段水文航行条件分析 | 第14-21页 |
·潮汐的定义和分类 | 第14-15页 |
·潮汐的定义 | 第14页 |
·潮汐的分类 | 第14-15页 |
·潮汐的成因 | 第15-18页 |
·月球的引力 | 第15页 |
·惯性离心力 | 第15-16页 |
·月引潮力和月潮椭圆体 | 第16-17页 |
·潮汐的形成 | 第17-18页 |
·感潮河段水文特征 | 第18-21页 |
·水位特征 | 第18-19页 |
·感潮河段的流量流速 | 第19-20页 |
·感潮河段的泥沙特征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船舶操纵性能的桥梁水域范围界定 | 第21-31页 |
·现行桥梁水域界定方法 | 第21-23页 |
·《内河通航标准》中关于桥梁水域的规定 | 第21-22页 |
·实际桥梁水域划定范围及管理规定 | 第22页 |
·现行桥梁水域界定方法分析 | 第22-23页 |
·界定方法的前提条件 | 第23页 |
·关于通航环境的假设 | 第23页 |
·关于船舶操纵行为的假设 | 第23页 |
·船舶操纵方法及桥梁水域界定 | 第23-31页 |
·大角度转向 | 第23-26页 |
·船舶抛锚制动 | 第26-28页 |
·各参数选取 | 第28-31页 |
第4章 基于船舶漂移计算的桥梁水域范围界定 | 第31-42页 |
·数学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第31页 |
·关于通航环境的假设 | 第31页 |
·关于船舶操纵行为的假设 | 第31页 |
·风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 第31-38页 |
·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 第31-35页 |
·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 第35-38页 |
·桥梁水域界定数学模型建立 | 第38-42页 |
·船舶过桥漂移量坐标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船舶过桥漂移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第5章 桥梁水域界定方法及模型验证 | 第42-52页 |
·工程概况 | 第42-44页 |
·输煤栈桥选址 | 第42-43页 |
·输煤栈桥平面布置 | 第43页 |
·输煤栈桥净空尺度 | 第43-44页 |
·设计代表船型 | 第44页 |
·桥梁水域水文状况 | 第44-45页 |
·潮汐 | 第44页 |
·潮流 | 第44-45页 |
·设计水位 | 第45页 |
·分步计算 | 第45-52页 |
·大角度转向及抛锚制动方法的验证 | 第45-48页 |
·船舶漂移计算方法的验证 | 第48-50页 |
·输煤栈桥桥梁水域范围 | 第50-52页 |
第6章 桥梁水域界定实际意义及作用 | 第52-64页 |
·桥梁水域通过能力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基于船舶领域的交通容量计算模型概述 | 第52-54页 |
·航道通过能力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桥梁水域交通流分析 | 第55-58页 |
·交通流量概述 | 第55-56页 |
·桥梁水域交通流统计 | 第56-57页 |
·桥梁水域交通流特征 | 第57-58页 |
·桥梁水域船舶通过能力计算及分析 | 第58-61页 |
·桥梁水域船舶通过能力计算模型 | 第58-60页 |
·桥梁水域船舶通过能力计算结论及分析 | 第60-61页 |
·桥梁水域界定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 第61-64页 |
·桥梁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 第61-62页 |
·桥梁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 第62-6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工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