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乘潮进出港通航组织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潮汐特征及潮位推算 | 第14-27页 |
·我国沿海潮汐特征 | 第15-16页 |
·我国沿海潮波系统 | 第15-16页 |
·我国沿海潮汐性质的分布规律 | 第16页 |
·我国感潮河段潮汐特征 | 第16-19页 |
·感潮河段的界定 | 第16-17页 |
·感潮河段的潮汐特性 | 第17-19页 |
·港口潮位计算 | 第19-26页 |
·调和常数法计算潮位 | 第19-20页 |
·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 | 第20-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乘潮进出港通航方案设计 | 第27-48页 |
·候潮锚地设计 | 第27-28页 |
·候潮锚地的选址 | 第27页 |
·锚地面积 | 第27-28页 |
·进出港航道设计 | 第28-32页 |
·进出港航道选线 | 第29页 |
·航道宽度 | 第29-31页 |
·航道设计水深 | 第31-32页 |
·船舶编队方式设计 | 第32-43页 |
·富裕水深的确定 | 第32-34页 |
·乘潮水位的确定 | 第34-35页 |
·通航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船舶安全间距 | 第36-37页 |
·限制航速的确定 | 第37-43页 |
·船舶数量 | 第43页 |
·通航组织管理 | 第43-48页 |
·通航监管及服务 | 第43-44页 |
·实施分道通航制 | 第44-46页 |
·船队乘潮进出港应急措施 | 第46-48页 |
第4章 实例分析 | 第48-63页 |
·杭州湾潮汐分析 | 第50-51页 |
·通航参数确定 | 第51-52页 |
·通航方案设计 | 第52-54页 |
·模拟实验论证 | 第54-63页 |
·使用模拟器进行通航组织方案验证的合理性 | 第54页 |
·实测水文条件 | 第54-57页 |
·船型建模介绍 | 第57-59页 |
·船舶通航组织试验过程描述 | 第59-61页 |
·通航组织方案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