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铁碳微电解对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生物脱氮技术第14-21页
        1.1.1 生物脱氮的机理第14-16页
        1.1.2 传统脱氮工艺第16-19页
        1.1.3 传统脱氮工艺的劣势第19页
        1.1.4 新型脱氮工艺第19-21页
    1.2 铁碳微电解处理技术第21-24页
        1.2.1 铁碳微电解技术基本原理第21-23页
        1.2.2 铁碳微电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第23-2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4-27页
        1.3.1 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定方法第27-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7-30页
        2.1.1. 反应器装置第27-29页
        2.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 测定方法第30-33页
        2.2.1.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第30页
        2.2.2. 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方法第30-33页
第三章 铁碳微电解对生物缺氧脱氮过程的影响第33-44页
    3.1. UASB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第33-39页
        3.1.1.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第33-34页
        3.1.2. 污泥常规特性检测方法第34-35页
        3.1.3. 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3.2. 铁碳微电解对厌氧反硝化的影响第39-42页
        3.2.1. 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案第39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低碳氮比下铁碳微电解促进缺氧脱氮影响因素研究第44-62页
    4.1. 铁碳投加比例对复合体系脱氮效果影响研究第44-47页
        4.1.1.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4.2. 温度对复合体系脱氮效果影响研究第47-50页
        4.2.1. 实验方法第47-48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4.3. pH值对复合体系脱氮效果影响研究第50-53页
        4.3.1. 实验方法第50-51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4.4. 无机离子对复合体系脱氮效果影响研究第53-57页
        4.4.1. 实验方法第54-55页
        4.4.2.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4.5. 反应时间对复合体系脱氮效果影响研究第57-60页
        4.5.1. 实验方法第57-58页
        4.5.2. 结果与讨论第58-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复合体系微生群落结构分析第62-70页
    5.1. Alpha多样性分析第62-65页
    5.2. 门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第65-66页
    5.3. 纲水平和目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第66-67页
    5.4. 属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建议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解酸化处理汽车涂装废水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土地利用结构对面源污染氮素输出的影响--以蚂蚁河典型小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