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寄生虫学论文--医学蠕虫学论文--线虫论文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的表达与鉴定及用于免疫诊断的研究

摘要第5-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第21-22页
第一部分 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血清学诊断第22-3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28页
        1.1 主要试剂第23页
        1.2 主要仪器第23页
        1.3 试剂的配方第23-25页
        1.4 寄生虫和实验动物第25页
        1.5 血清样本的收集和制备第25-26页
        1.6 旋毛虫肌幼虫,肠道感染性幼虫和成虫的收集第26页
        1.7 ELISA法检测旋毛虫感染血清第26-27页
        1.8 SDS-PAGE蛋白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第27-28页
        1.9 统计学分析第28页
    2 结果第28-32页
        2.1 检测成虫ES和可溶最佳包被条件及Cut-off值第28页
        2.2 成虫ES和成虫可溶检测感染不同旋毛虫虫种小鼠感染血清第28-29页
        2.3 成虫ES和成虫可溶检测不同寄生虫感染小鼠血清抗体结果第29页
        2.4 成虫ES和成虫可溶检测旋毛虫感染不同剂量不同天数小鼠血清抗体结果第29-31页
        2.5 检测旋毛虫和其他寄生虫染的病人血清中抗旋毛虫抗体水平第31-32页
    3 讨论第32-34页
    4 小结第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第二部分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TsSP)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第37-8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7-49页
        1.1 主要实验试剂第37-38页
        1.2 主要仪器第38页
        1.3 试剂配方第38-39页
        1.4 旋毛虫种、实验动物、菌体第39-40页
        1.5 在线预测TsSP蛋白的理化性质第40页
        1.6 TsSP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第40页
        1.7 设计TsSP的 PCR扩增引物第40页
        1.8 收集旋毛虫不同虫期的虫体第40页
        1.9 旋毛虫不同虫期总RNA的提取第40-41页
        1.10 RNA反转录制备各个虫期cDNA第41页
        1.11 内参基因(GAPDH)检测cDNA质量第41页
        1.12 TsSP目的基因扩增第41页
        1.13 TsSP基因与克隆载体pGEM-T第41页
        1.14 制备BL21感受态第41-42页
        1.15 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中第42页
        1.16 重组菌落PCR鉴定第42页
        1.17 质粒提取步骤第42-43页
        1.18 重组质粒pGEM-TsSP的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第43页
        1.19 目的基因TsSP与表达载体的连接第43页
        1.20 菌种冻存第43-44页
        1.21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第44页
        1.22 rTsSP蛋白的亲和纯化第44页
        1.23 rTsSP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的测定第44-45页
        1.24 Western-blot检测rTsSP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第45页
        1.25 旋毛虫TsSP基因在各个虫期核酸水平的表达第45-46页
        1.29 旋毛虫TsSP蛋白在各个虫期的表达及定量第46页
        1.30 检测TsSP在旋毛虫各个虫体的表达和定位第46-47页
        1.31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9-11]第47页
        1.32 体外侵入实验第47-48页
        1.33 rTsSP与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作用第48-49页
        1.34 rTsSP免疫保护第49页
        1.35 统计学分析第49页
    2 结果第49-75页
        2.1 TsSP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55页
        2.2 旋毛虫TsSP基因引物设计第55页
        2.3 扩增TsSP基因第55页
        2.4 重组质粒PGEM-T-TSsp的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5-56页
        2.5 重组表达载体的PCR鉴定及双酶切鉴定第56页
        2.6 重组质粒pQE80L-TsSP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第56-57页
        2.7 rTsSP的亲和纯化第57页
        2.8 ELISA检测rTsSP免疫血清的效价第57-58页
        2.9 Western-blot分析rTsSP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第58-59页
        2.10 旋毛虫TsSP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第59-60页
        2.11 TsSP蛋白在旋毛虫不同发育虫期蛋白表达水平的鉴定第60-61页
        2.12 IFA检测TsSP蛋白在旋毛虫不同虫期虫体表面的表达及定位第61-63页
        2.13 IFA检测TsSP在旋毛虫不同发育期虫体内部的表达第63-64页
        2.14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第64-67页
        2.15 体外侵入第67-68页
        2.16 rTsSP与 IEC的结合作用第68-73页
        2.17 rTsSP诱导免疫类型的鉴定第73-74页
        2.18 rTsSP的免疫保护作用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4 小结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三部分 rTsSP在旋毛虫病早期诊断及免疫保护中的应用第80-10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1-84页
        1.1 试剂和仪器第81页
        1.2 蛋白的制备第81页
        1.3 不同感染血清的制备第81页
        1.4 Western-blot检测第81页
        1.5 ELISA检测第81页
        1.6 滴鼻免疫实验方案第81-82页
        1.7 ELISA检测抗体反应第82页
        1.8 肠道冲洗液中sIgA的检第82-83页
        1.9 免疫荧光分析肠道分泌IgA细胞的数量第83页
        1.10 肠道杯状细胞及粘蛋白的鉴定第83-84页
        1.11 细胞因子检测第84页
        1.12 旋毛虫攻击感染小鼠及免疫保护评估第84页
        1.13 统计学分析第84页
    2 结果第84-98页
        2.1 Western-blot检测rTsSP对早期旋毛虫感染血清的识别第84-85页
        2.2 Western-blot分析对rTsSP的敏感性第85-86页
        2.3 rTsSP-ELISA检测其他旋毛虫种属感染小鼠血清结果第86页
        2.4 rTsSP-ELISA检测其他寄生虫感染小鼠血清结果第86-87页
        2.5 rTsSP-ELISA检测旋毛虫感染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清第87-88页
        2.6 rTsSP-ELISA检测旋毛虫感染猪血清第88页
        2.7 rTsSP检测旋毛虫和其他寄生虫感染的病人血清第88-90页
        2.8 rTsSP滴鼻免疫所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第90-91页
        2.9 肠道粘膜sIgA应答第91-92页
        2.10 IFA检测旋毛虫天然TsSP在不同期的表达第92页
        2.11 肠道杯状细胞及粘蛋白的检测第92-93页
        2.12 小肠分泌IgA细胞的荧光鉴定第93-94页
        2.13 rTsSP滴鼻免疫后细胞因子的变化第94-96页
        2.14 rTsSP滴鼻免疫后所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第96-98页
    3 讨论第98-100页
    4 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全文结论第105-106页
综述 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功能与旋毛虫病免疫保护的研究第106-129页
    1 丝氨酸蛋白酶和酶的作用机制第106-107页
    2 寄生线虫的丝氨酸蛋白酶第107-115页
        2.1 鞭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7-108页
        2.2 简单异尖线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8页
        2.3 猪蛔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8页
        2.4 丝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8-109页
        2.5 犬钩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9页
        2.6 小卷蛾斯氏线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09-110页
        2.7 绦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10-111页
        2.8 吸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11-113页
        2.9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第113-115页
    3 旋毛虫病的免疫生物学第115-117页
    4 抗旋毛虫感染疫苗的发展第117-122页
        4.1 虫体提取物和分泌物诱导的保护免疫第117页
        4.2 用于诱导保护预防旋毛虫的免疫途径和佐剂第117-119页
        4.3 重组蛋白和亚型表位所诱导的抗旋毛虫的保护应答第119-120页
        4.4 抗旋毛虫的DNA疫苗第120-121页
        4.5 旋毛虫疫苗的远景第121-122页
    5 结论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9页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29-131页
    1 个人基本信息第129页
    2 教育背景第129页
    3 发表论文情况第129-130页
    4 获奖荣誉第130页
    5 参加国际会议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桃根提取物DMDD通过TLR4/TGFβ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神经细胞中MicroRNA-182靶向FOXO3激活Ⅰ型干扰素免疫应答发挥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