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2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MOFs材料的功能化 | 第15-18页 |
1.2.1 预功能化修饰MOFs | 第16页 |
1.2.2 后功能化修饰MOFs | 第16-18页 |
1.3 功能化MOFs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 | 第18-32页 |
1.3.1 Pb~(2+)离子的吸附去除 | 第18-21页 |
1.3.2 Cd~(2+)离子的吸附去除 | 第21-23页 |
1.3.3 Hg~(2+)离子的吸附去除 | 第23-26页 |
1.3.4 UO_2~(2+)离子的吸附去除 | 第26-28页 |
1.3.5 Cu~(2+)离子的吸附去除 | 第28-30页 |
1.3.6 RE~(3+)离子的吸附回收 | 第30-3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2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1.5.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32-33页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第二章 O~-基团功能化MOF的设计合成及选择性去除水中Pb~(2+)离子研究 | 第42-70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2.2.2 MOF1和1a的合成 | 第44页 |
2.2.3 单晶结构测定与吸附方法 | 第44-4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4页 |
2.3.1 MOF1和1a的表征 | 第47-52页 |
2.3.2 Pb~(2+)离子吸附研究 | 第52-58页 |
2.3.3 MOF 1a稳定性和再生研究 | 第58-61页 |
2.3.4 Pb~(2+)离子去除机理研究 | 第61-6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第三章 酯基功能化MOF的设计合成及去除水中微量Pb~(2+)离子研究 | 第70-96页 |
3.1 引言 | 第70-7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1-76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1-72页 |
3.2.2 MOF2 的合成 | 第72页 |
3.2.3 单晶结构测定与吸附方法 | 第72-7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6-90页 |
3.3.1 MOF2 的表征 | 第76-78页 |
3.3.2 Pb~(2+)离子吸附研究 | 第78-85页 |
3.3.3 MOF2 稳定性和再生研究 | 第85-87页 |
3.3.4 Pb~(2+)离子去除机理研究 | 第87-9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第四章 羧基功能化MOF的设计合成及去除水中Cu~(2+)离子研究 | 第96-119页 |
4.1 引言 | 第96-9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7-100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97页 |
4.2.2 MOF3 的合成 | 第97页 |
4.2.3 单晶结构测定与吸附方法 | 第97-10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2页 |
4.3.1 MOF3 的表征 | 第100-104页 |
4.3.2 Cu~(2+)离子吸附研究 | 第104-110页 |
4.3.3 Cu~(2+)离子去除机理研究 | 第110-11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9页 |
第五章 O~-基团功能化MOF的设计合成及吸附水中稀土离子研究 | 第119-147页 |
5.1 引言 | 第119-12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0-123页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20页 |
5.2.2 MOF4 和 4a的合成 | 第120页 |
5.2.3 单晶结构测定与吸附方法 | 第120-12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42页 |
5.3.1 MOF4 和 4a的表征 | 第123-127页 |
5.3.2 RE~(3+)离子吸附研究 | 第127-140页 |
5.3.3 RE~(3+)离子吸附机理研究 | 第140-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7页 |
总结论 | 第147-14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