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低时延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略语第16-18页
符号说明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 本文结构安排第25-28页
第二章 NOMA和低时延传输关键技术第28-36页
    2.1 NOMA关键技术第28-32页
        2.1.1 单载波NOMA关键技术第28-30页
        2.1.2 多载波NOMA关键技术第30-32页
        2.1.3 研究展望第32页
    2.2 低时延通信关键技术第32-34页
        2.2.1 FBL信息理论第32-33页
        2.2.2 基于分集的技术第33页
        2.2.3 短数据包调制和编码技术第33页
        2.2.4 FD技术第33-34页
    2.3 低时延的上行免调度NOMA第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新型多载波NOMA及检测方案第36-47页
    3.1 多载波NOMA系统模型第36-38页
    3.2 在发送端加入随机交织模块第38-39页
    3.3 接收端基于BP的迭代解调解码第39-43页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MU-MIMO NOMA分层发送和SIC检测第47-70页
    4.1 上行MU-MIMO NOMA系统模型第47-50页
        4.1.1 对称容量第47-49页
        4.1.2 系统模型第49-50页
    4.2 基于SIC的多天线接收检测第50-52页
        4.2.1 最大化和数据速率的MMSE-SIC第50-51页
        4.2.2 低时延低复杂度的MRC-SIC第51-52页
    4.3 基于稳定SIC检测的可达数据速率第52-58页
        4.3.1 稳定SIC检测的条件第53页
        4.3.2 MMSE-SIC可达的最小用户数据速率第53-57页
        4.3.3 MRC-SIC可达的最小用户数据速率第57-58页
    4.4 通过速率分割最大化最小用户数据速率第58-63页
        4.4.1 适用于MMSE-SIC的速率分割第58-59页
        4.4.2 适用于MRC-SIC的速率分割第59-63页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3-68页
        4.5.1 最大化最小用户数据速率第63-66页
        4.5.2 降低检测复杂度和时延第66-67页
        4.5.3 减少传输时延第67-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支持短数据包的FD-SCMA传输第70-90页
    5.1 FD-SCMA研究意义第70-72页
    5.2 FD-SCMA系统模型第72-75页
    5.3 低时延通信中的有效SNR和错误概率第75-77页
        5.3.1 FBL中的有效SNR第75-76页
        5.3.2 FBL中的错误概率第76-77页
    5.4 时不变平坦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第77-80页
    5.5 时不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第80-82页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2-89页
    5.7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完美和非完美CSI下的MU-MIMO NOMA优化第90-108页
    6.1 大规模MU-MIMO NOMA的研究意义第90-92页
    6.2 PACE系统模型第92-93页
    6.3 完美CSI下的ZF检测第93-95页
    6.4 非完美CSI下的ZF检测第95-98页
    6.5 不同CSI下的错误概率第98-99页
        6.5.1 短数据包传输中的错误概率第98-99页
        6.5.2 完美CSI下的错误概率第99页
        6.5.3 非完美CSI下的错误概率第99页
    6.6 优化导频的长度第99-101页
    6.7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101-107页
        6.7.1 最优导频长度第101-103页
        6.7.2 导频开销第103-104页
        6.7.3 可靠性与传输时延之间的折中第104-106页
        6.7.4 可靠性与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第106-107页
    6.8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108-110页
    7.1 论文总结第108-109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109-110页
附录第110-115页
    附录A 定理4.3的证明第110-111页
    附录B 定理5.1的证明第111-112页
    附录C 定理5.2的证明第112-113页
    附录D 定理5.3的证明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件定义蜂窝网中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广义极化变换的多流信号传输理论与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