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多重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翻译与改写--The Harmony Silk Factory中译本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引言第12-16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3页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三、论文框架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国内外对原著The Harmony Silk Factory及其中译本《和谐丝庄》、《丝之谜》的研究综述第16-18页
    二、对安德烈·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研究文献综述第18-21页
第二章 理论框架:改写理论视角下的多重意识形态探讨第21-26页
    一、改写理论概述第21-22页
    二、作为操纵因素的意识形态第22-23页
    三、The Harmony Silk Factory译本中的多重意识形态介入第23-26页
第三章 从译本后殖民诉求的强化看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对译本的影响第26-33页
    一、译者后殖民意识形态的表达第26-27页
    二、从译本中后殖民诉求的强化看译者个人意识形态的介入第27-32页
        (一)以“wayang Kulit”的翻译为例第28-30页
        (二)以“batik”的翻译为例第30-31页
        (三)以“joget”的翻译为例第31-32页
    三、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从译本政治表述与历史话语看大陆中译本所受的操控第33-42页
    一、南海出版社意识形态的表达:以大陆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为背景第33-34页
    二、从南海出版社译本的改写看大陆地区主流意识形态第34-41页
        (一)以“formosa”的翻译为例第34-37页
        (二)以“Manchuria”和“Manchu”的翻译为例第37-38页
        (三)对涉及执政党形象和民族历史的政治表述的翻译第38-41页
    三、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从台湾译本再处理看台湾出版社的意识形态作用第42-50页
    一、台湾出版社的意识形态背景:台湾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介绍第42-44页
    二、台湾出版社意识形态下的译本再处理第44-48页
        (一)对译者的反殖民话语的消解:对马来文化异质词的归化译法第44-45页
        (二)对大陆主流意识形态下改写内容的复原:以政治表述和历史话语为例第45-48页
            1.台湾译本对“Formosa”和“Manchuria”的处理第45-46页
            2.对大陆译本政治表述改写的还原第46-48页
    三、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语第50-52页
    一、研究总结第50页
    二、未来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像素偏振相机的研制与相关应用研究
下一篇:氯己定在两种粘结体系下对微渗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