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济南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居民通勤碳排放测度第13-14页
        1.2.2 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第14-19页
        1.2.3 文献述评第19页
    1.3 理论基础第19-21页
        1.3.1 出行行为分析理论第19-20页
        1.3.2 社会需求层次理论第20页
        1.3.3 行为地理学理论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页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2-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2 研究思路第23页
    1.6 创新点第23-24页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第24-34页
    2.1 研究区域第24-25页
    2.2 数据来源第25页
    2.3 变量测度与描述性统计第25-32页
        2.3.1 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第25-26页
        2.3.2 城市建成环境因素第26-28页
        2.3.3 居民通勤行为第28-32页
    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济南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分析第34-42页
    3.1 不同通勤方式碳排放的测度第34-35页
        3.1.1 电力资源消耗为主的碳排放第34页
        3.1.2 非电力消耗为主的碳排放第34-35页
    3.2 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基本特征第35-38页
        3.2.1 不同通勤方式碳排放差别显著第35-36页
        3.2.2 总体通勤碳排放量符合60/20的分布规律第36-37页
        3.2.3 居民通勤碳排放整体水平比较低,高碳排放等级占比较少第37页
        3.2.4 碳排放量空间分布不均衡第37-38页
    3.3 通勤碳排放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特征第38-39页
    3.4 通勤碳排放与城市建成环境因素的关联特征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济南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53页
    4.1 模型构建第42-44页
    4.2 模型结果第44-51页
        4.2.1 内生变量的影响第44-46页
        4.2.2 外生变量的影响第46-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3-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6.1 主要结论第58-60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震后道路提取方法研究
下一篇:谱聚类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