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研究动态第9-12页
        1.2.1 国外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2.2 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现状第11-12页
    1.3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结构第12-13页
    1.4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究目标第13页
    1.5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特性分析第15-39页
    2.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5-17页
    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第17-23页
        2.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2 锂离子电池性能参数第18-23页
    2.3 动力锂离子单体电池的部分特性实验分析第23-32页
        2.3.1 电池充电方法概述第23页
        2.3.2 测试设备和实验装置第23-24页
        2.3.3 电池开路电压特性实验及结果分析第24-27页
        2.3.4 电池端电压特性试验及结果分析第27-29页
        2.3.5 电池效率特性实验及结果分析第29-32页
    2.4 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第32-39页
        2.4.1 安时积分法第32页
        2.4.2 开路电压法第32-33页
        2.4.3 卡尔曼滤波法第33页
        2.4.4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构成第33-39页
第3章 锂离子储能设备接口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技术第39-51页
    3.1 功率变换电路的拓扑第39-41页
        3.1.1 功率变换电路的结构第39-41页
        3.1.2 功率变换电路的控制技术第41页
    3.2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第41-43页
    3.3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的功率流分析第43-44页
    3.4 BUCK/BOOST双向逆变器设计第44-48页
        3.4.1 硬件电路设计第44-46页
        3.4.2 控制策略实现平台第46-48页
    3.5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与DC/AC协调控制第48-50页
    3.6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特点第50-51页
第4章 锂离子储能设备的结构和主回路的设计第51-58页
    4.1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要实现功能第52-53页
    4.2 锂离子储能设备主回路结构概述第53-54页
    4.3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的通讯设置第54-55页
        4.3.1 通讯系统设计第54-55页
        4.3.2 通讯系统实现第55页
    4.4 锂离子储能设备并网的实验验证第55-56页
    4.5 锂离子储能设备SOC计算子程序设计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运行与调试第58-64页
    5.1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运行测试第58-62页
        5.1.1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容量测试第58页
        5.1.2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电池一致性测试第58-60页
        5.1.3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SOC估计算法的验证第60-62页
        5.1.4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整体测试结果第62页
    5.2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PCS测试结果第62-63页
        5.2.1 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响应时间测试第62-63页
    5.3 结论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境类型分析与翻译策略选择--以《跨文化之旅:从海外学习到居住》的汉译为例
下一篇:“非洲法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讲座多媒体课件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