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的合并与碰撞相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9页 |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1 液滴合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1.1.2 液滴碰撞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液滴合并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1.2.1 不同种类液滴的合并 | 第10-14页 |
| 1.2.2 同种类液滴的合并 | 第14-16页 |
| 1.3 液滴碰撞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 1.3.1 液滴碰撞光滑表面 | 第16-21页 |
| 1.3.2 液滴碰撞粗糙表面 | 第21-23页 |
| 1.4 相关参数及其定义 | 第23-24页 |
| 1.5 流体力学的模拟方法 | 第24-28页 |
| 1.5.1 常用的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 1.5.2 本实验的理论模拟 | 第25页 |
| 1.5.3 水平集方法 | 第25-26页 |
| 1.5.4 相场方法 | 第26-28页 |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 2 液滴合并后液桥的弛豫 | 第29-38页 |
| 2.1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 2.3 理论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3 液滴碰撞颗粒层表面 | 第38-48页 |
| 3.1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附录 | 第58页 |
|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