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 第2章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分析 | 第20-26页 | 
| 2.1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内涵 | 第20页 | 
| 2.2 港口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 | 第20-23页 | 
| 2.2.1 区域经济对港口的作用 | 第20-21页 | 
| 2.2.2 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 第21-23页 | 
| 2.3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演进机制 | 第23页 | 
| 2.4 状态空间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23-25页 | 
| 2.4.1 状态空间理论 | 第23-24页 | 
| 2.4.2 状态空间理论适用性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 第3章 湛江港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现状 | 第26-38页 | 
| 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26-32页 | 
| 3.1.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第26页 | 
| 3.1.2 区域经济贸易现状 | 第26-29页 | 
| 3.1.3 区域主要产业现状 | 第29-31页 | 
| 3.1.4 区域综合交通现状 | 第31-32页 | 
| 3.2 湛江港发展现状 | 第32-35页 | 
| 3.2.1 港口基础设施现状 | 第32-34页 | 
| 3.2.2 港口生产运营现状 | 第34-35页 | 
| 3.3 湛江港与区域经济互动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 3.3.1 互动发展中的促进关系 | 第35-36页 | 
| 3.3.2 互动发展中的冲突关系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第4章 湛江港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型的构建 | 第38-47页 | 
| 4.1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建模思路 | 第38-40页 | 
| 4.1.1 状态的含义 | 第38页 | 
| 4.1.2 状态变量 | 第38页 | 
| 4.1.3 状态空间 | 第38-39页 | 
| 4.1.4 状态方程 | 第39页 | 
| 4.1.5 输出方程 | 第39-40页 | 
| 4.2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 第40-44页 | 
| 4.2.1 指标遴选的原则 | 第40-41页 |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4页 | 
| 4.3 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模型 | 第44-45页 | 
| 4.4 区域经济对港口的作用模型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第5章 湛江港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拟 | 第47-66页 | 
| 5.1 基于Python的模拟流程 | 第47-54页 | 
| 5.1.1 模拟软件概述 | 第47-48页 | 
| 5.1.2 模拟参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 5.1.3 模拟方法及模型的检验 | 第49-54页 | 
| 5.2 互动发展策略的确定 | 第54-61页 | 
| 5.2.1 湛江港与区域经济关联度分析 | 第54-56页 | 
| 5.2.2 模拟方案的拟定 | 第56-58页 | 
| 5.2.3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8-61页 | 
| 5.3 相关建议 | 第61-65页 | 
| 5.3.1 加大交通运输投资,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 第61-62页 | 
| 5.3.2 发展港口物流,推进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 | 第62-64页 | 
| 5.3.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