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1.实验方法与对象 | 第14-22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14-17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14-15页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16页 |
1.1.4 主要试剂的制备 | 第16-1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1.2.1 试验分组 | 第17-18页 |
1.2.2 大鼠切口痛模型的建立 | 第18页 |
1.2.3 行为学测定 | 第18-20页 |
1.2.4 大鼠腰断脊髓标本的采集 | 第20-21页 |
1.2.5 Western Blot | 第21-22页 |
1.2.6 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2.结果 | 第22-34页 |
2.1 各组大鼠的初始情况 | 第22-23页 |
2.2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疼痛阈值影响 | 第23-27页 |
2.2.1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大鼠右足机械刺激缩足阈值 | 第23-24页 |
2.2.2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大鼠右足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的变化 | 第24-26页 |
2.2.3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大鼠冷痛阈值的变化 | 第26-27页 |
2.3 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对切口痛大鼠疼痛阈值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1 不同给药方式大鼠右足机械刺激缩足阈值 | 第27-28页 |
2.3.2 不同给药方式大鼠右足热刺激缩足潜伏期 | 第28-29页 |
2.3.3 不同给药方式大鼠右足冷刺激缩足评分 | 第29-30页 |
2.4 阿片受体兴奋剂、拮抗剂以及兴奋拮抗剂对大鼠疼痛阈值的影响 | 第30-33页 |
2.4.1 阿片受体兴奋剂、拮抗剂以及兴奋拮抗剂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 | 第30-31页 |
2.4.2 阿片受体兴奋剂、拮抗剂以及兴奋拮抗剂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应时间 | 第31-32页 |
2.4.3 阿片受体兴奋剂、拮抗剂以及兴奋拮抗剂大鼠冷刺激缩足反应评分 | 第32-33页 |
2.4.4 小结 | 第33页 |
2.5 大鼠腰段脊髓组织中MOR的表达情况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43页 |
3.1 阿片药物痛觉过敏与耐受 | 第34-35页 |
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2.1 切口痛模型的选择 | 第35页 |
3.2.2 尾静脉静脉注射 | 第35-36页 |
3.2.3 药物剂量浓度选择 | 第36-37页 |
3.3 大鼠疼痛阈值测定 | 第37-39页 |
3.3.1 大鼠的行为学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2 冷痛阈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38页 |
3.3.3 冷丙酮、热板刺激间隔分组测量 | 第38-39页 |
3.4 舒芬太尼痛觉过敏与给药剂量、给药方式的关系 | 第39-40页 |
3.4.1 舒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剂量依赖性 | 第39页 |
3.4.2 舒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与给药方式 | 第39-40页 |
3.5 阿片受体激活、抑制与OIH的关系 | 第40页 |
3.6 阿片受体表达与痛敏之间的关系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创新点 | 第44页 |
局限性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综述 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 第56-6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