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氧化锰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1.1 天然氧化锰矿物概述 | 第11-12页 |
1.1.2 MnO_2的结构 | 第12-13页 |
1.1.3 纳米MnO_2的制备 | 第13-14页 |
1.1.4 MnO_2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TiO_2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1.2.1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1.2.2 TiO_2的结构及其相变 | 第16-18页 |
1.2.3 TiO_2的改性 | 第18-19页 |
1.3 分子自组装技术概述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纳米MnO_2、TiO_2、Mn_3O_4-TiO_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22-51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2-23页 |
2.2 纳米MnO_2薄膜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23-24页 |
2.2.2 制备流程 | 第24-25页 |
2.3 正交实验探究 | 第25-31页 |
2.4 纳米TiO_2薄膜、纳米Mn_3O_4-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1-32页 |
2.4.1 实验原理 | 第31页 |
2.4.2 制备流程 | 第31-32页 |
2.5 纳米MnO_2、TiO_2、Mn_3O_4-TiO_2复合膜的表征 | 第32-50页 |
2.5.1 三种纳米薄膜材料的表观形貌 | 第32-33页 |
2.5.2 纳米MnO_2薄膜的表征 | 第33-38页 |
2.5.3 纳米TiO_2薄膜的表征 | 第38-42页 |
2.5.4 纳米Mn_3O_4-TiO_2复合膜的表征 | 第42-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纳米MnO_2/Mn_3O_4对TiO_2的相变分析 | 第51-56页 |
3.1 纳米Mn_3O_4-TiO_2复合膜的HRTEM分析 | 第51-52页 |
3.2 纳米Mn_3O_4-TiO_2复合膜的XRD分析 | 第52-53页 |
3.3 三种薄膜的拉曼分析 | 第53-54页 |
3.4 纳米MnO_2薄膜到Mn_3O_4-TiO_2复合膜的相变分析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56-68页 |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56页 |
4.2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56页 |
4.3 正交实验探究 | 第56-61页 |
4.4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表征 | 第61-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三种纳米膜材料(光)催化氧化性能的实验 | 第68-81页 |
5.1 纳米MnO_2薄膜催化氧化苯酚实验 | 第68-75页 |
5.1.1 试剂与仪器 | 第68-69页 |
5.1.2 实验过程 | 第69-73页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2 纳米MnO_2、TiO_2、Mn_3O_4-TiO_2薄膜光催化罗丹明B实验 | 第75-79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75页 |
5.2.2 实验过程 | 第75-77页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砜霉素实验 | 第81-93页 |
6.1 试剂和仪器 | 第81-82页 |
6.2 实验过程 | 第82-91页 |
6.2.1 甲砜霉素光稳定性测试 | 第84-86页 |
6.2.2 甲砜霉素溶液浓度对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86-88页 |
6.2.3 溶液初始pH值对甲砜霉素降解的影响 | 第88-89页 |
6.2.4 Mn~(4+)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89-90页 |
6.2.5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重复使用效率 | 第90-9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7章 几种薄膜的(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93-97页 |
7.1 纳米MnO_2薄膜 | 第93-94页 |
7.2 纳米Mn_3O_4-TiO_2复合膜 | 第94-95页 |
7.3 Mn~(4+)掺杂纳米TiO_2薄膜 | 第95-9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8.1 结论 | 第97-98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