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以N大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1-19页
    (一)研究背景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12页
        2.现实意义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7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页
        1.研究思路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页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7-19页
        1.创新点第17-18页
        2.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1.评价第19页
        2.教学评价第19-20页
        3.教学质量第20页
        4.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第20-21页
    (二)理论基础第21-24页
        1.质量管理理论第21-22页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第22页
        3.人力资本理论第22-24页
二、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以N大学为例第24-44页
    (一)学校概况第24页
    (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构成与实施第24-27页
        1.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24-25页
        2.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第25页
        3.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第25页
        4.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第25页
        5.教学工作的质量监控第25-26页
        6.学校现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第26-27页
    (三)对N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第27-44页
        1.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及分析第27-35页
        2.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第35-44页
三、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44-56页
    (一)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第44-51页
        1.评价主体还不够健全第44-46页
        2.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第46-48页
        3.评价方式不够全面第48-49页
        4.评教活动宣传力度不足第49-50页
        5.缺乏完善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第50-51页
    (二)影响因素分析第51-56页
        1.高校制度因素第51-52页
        2.教师因素第52-54页
        3.学生因素第54-56页
四、完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构想第56-67页
    (一)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第56-59页
        1.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观第56页
        2.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第56-59页
    (二)构建客观、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59-61页
        1.吸收多方面主体参与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第60页
        2.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性第60页
        3.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学科差异性第60-61页
        4.加强对学生“学”的评价第61页
    (三)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第61-63页
        1.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第61-62页
        2.从重视奖惩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第62页
        3.重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第62-63页
    (四)合理开展评教宣传活动,激发师生参评积极性第63-64页
        1.对学生的宣传第63页
        2.对教师的宣传第63-64页
    (五)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第64-65页
        1.过程反馈第64页
        2.结果反馈第64-65页
    (六)完善教学评价后续工作第65-67页
        1.评价结果的发布、跟踪及应用第65-66页
        2.建立激励制度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第73-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输出维特比译码算法的改进与应用
下一篇:Er:YAG激光用于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