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结构第12-14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4.1 研究创新第14页
        1.4.2 研究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5-21页
    2.1 大病保险的界定第15页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20页
        2.2.1 大病保险重要性第16页
        2.2.2 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模式和机制第16-17页
        2.2.3 大病保险的筹资机制第17-18页
        2.2.4 大病保险的补偿模式第18-19页
        2.2.5 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第19-20页
    2.3 简评第20-21页
第3章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1-30页
    3.1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发展现状第21-24页
        3.1.1 国家医改政策日益完善第21页
        3.1.2 经营模式日渐成熟第21-24页
        3.1.3 居民实际需求日益强烈第24页
    3.2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3.2.1 政府筹资与报销政策存在“缺位”和“越位”的问题第24-25页
        3.2.2 筹资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我国大病医保基金的收支失衡第25页
        3.2.3 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呈现出向“准经办”演化的倾向第25-26页
        3.2.4 没有建立筹资水平与补偿模式的动态调整机制第26页
    3.3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28页
        3.3.1 医疗经费筹措机制缺乏可持续性第26-27页
        3.3.2 统筹层次低影响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第27页
        3.3.3 商业保险公司保本微利问题制约可持续发展第27-28页
        3.3.4 城乡分割阻碍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4章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第30-33页
    4.1 筹资水平第30页
    4.2 筹资渠道和方式第30-31页
    4.3 支付标准和支付流程第31-32页
    4.4 统筹层次第32页
    4.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5章 基于一定支出水平下的大病保险筹资水平的优化分析第33-46页
    5.1 模型设计第33-35页
    5.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第35页
    5.3 计量结果分析第35-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6章 对策建议第46-50页
    6.1 合理规划大病保险相关政策第46-47页
    6.2 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层次第47页
    6.3 在收支平衡原则下科学确定大病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第47-48页
    6.4 建立多渠道的大病保险筹资机构第48页
    6.5 调动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性第48-49页
    6.6 构建大病保险动态调整机制第49-5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7.1 结论第50页
    7.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乡土小说《怂恿》的翻译报告
下一篇:《喜迎双胞胎》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