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青藏高原草甸植物在群落和种群层次上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差异性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植被斑块的形成及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1 植被斑块概念第11页
        1.1.2 植被斑块形成第11-12页
        1.1.3 植被斑块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3.1 资源异质性的影响第12-13页
            1.1.3.2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13页
            1.1.3.3 放牧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3-14页
    1.2 禁牧和养分添加对植被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14-16页
        1.2.1 禁牧和养分添对种群的影响第14-15页
        1.2.2 禁牧和养分添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15-16页
    1.3 研究背景、内容及目的第16-19页
        1.3.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研究目的第18-19页
第二章 放牧方式对植被微斑块构成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第19-5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1.2 样地及斑块选择第19页
        2.1.3 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第19-20页
        2.1.4 样品测定第20-23页
            2.1.4.1 植物样品第20页
            2.1.4.2 土壤样品第20-23页
        2.1.5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3-24页
    2.2 结果第24-45页
        2.2.1 冷季放牧下植被斑块构成和斑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第24-32页
        2.2.2 轮牧下植被斑块构成和斑块间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第32-39页
        2.2.3 禁牧下植被斑块构成及斑块间土壤有机碳及第39-45页
    2.3 讨论第45-49页
        2.3.1 草地利用方式与斑块构成第45-46页
        2.3.2 斑块与容重、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及养分第46-49页
    2.4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莎草科和禾本科群落光合产物分配的差异第50-62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1-54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51-52页
        3.1.2 ~(13)C脉冲标记第52-53页
        3.1.3 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第53-54页
        3.1.4 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第54页
        3.1.5 δ~(13)C和 C 含量分析第54页
        3.1.6 计算与统计分析第54页
    3.2 结果第54-60页
        3.2.1 植物生物量、土壤碳库与土壤CO2通量第54-56页
        3.2.2 植物-土壤体系中13C动态第56-60页
    3.3 讨论第60-61页
        3.3.1 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第60页
        3.3.2 碳同化分配和根际沉积第60-61页
    3.4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刈割和养分添加对植物种土壤性质的影响第62-82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2-65页
        4.1.1 研究区概况第62页
        4.1.2 实验设计第62-63页
        4.1.3 样品采集第63页
        4.1.4 植物样和土样的测定第63-64页
        4.1.5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64-65页
    4.2 结果第65-78页
        4.2.1 植物种土壤有机碳、养分和酶活性第65-69页
        4.2.2 植物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储量第69-73页
        4.2.3 土壤微生物碳氮,可溶性有机碳和无机氮第73-74页
        4.2.4 土壤酶活性第74-78页
    4.3 讨论第78-81页
        4.3.1 刈割和养分添加对植物种生物量的影响第78-79页
        4.3.2 植物种、刈割和养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养分的影响第79-80页
        4.3.3 植物种、刈割和养分添加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第80-81页
    4.4 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第82-84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82页
    5.2 创新点第82-83页
    5.3 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质网应激在激素调控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细胞穿膜肽TAT介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9纳米抗体Nb6抗病毒感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