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 | 第10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 | 第10-11页 |
三、文献评析与研究展望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激励机制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一、双因素理论 | 第14页 |
二、成就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三、强化理论 | 第15页 |
四、目标激励理论 | 第15页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一、基层公务员 | 第15-16页 |
二、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内容 | 第17-19页 |
一、晋升机制 | 第17页 |
二、轮岗机制 | 第17-18页 |
三、奖励机制 | 第18页 |
四、培训机制 | 第18页 |
五、文化建设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大通县司法系统基层公务员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大通县司法系统部门的基本情况 | 第19页 |
第二节 大通县司法系统基层公务员的基本情况 | 第19-28页 |
一、年龄分布 | 第20-21页 |
二、学历分布 | 第21-22页 |
三、性别分布 | 第22-23页 |
四、职位级别分布 | 第23-24页 |
五、专业技能分布 | 第24-25页 |
六、党员身份分布 | 第25-26页 |
七、民族分布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大通县司法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调查分析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大通县司法系统公务员工作积极性调查 | 第28-33页 |
一、问卷设计与说明 | 第28页 |
二、资料分析 | 第28-33页 |
第二节 大通县司法系统现行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 第33-34页 |
二、绩效考核不明确、标准不统一 | 第34页 |
三、职务晋升障碍较多 | 第34-35页 |
四、薪酬待遇平均化严重 | 第35页 |
五、惩戒、激励力度不够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大通司法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强 | 第36页 |
二、考核制度不完整,考核结果有失公正 | 第36页 |
三、晋升空间狭窄,干部难以流动 | 第36-37页 |
四、薪酬制度不完善,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 第37页 |
五、缺乏竞争意识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大通县司法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优化建设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完善培训机制 | 第38-39页 |
一、明晰培训目标、层级和方向 | 第38-39页 |
二、培训要聚焦个人的自身需求 | 第39页 |
三、培训内容要实施有效更新 | 第39页 |
第二节 注重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 | 第39-41页 |
一、设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 | 第40页 |
二、考核主体多元化,同时加强考核过程监督 | 第40页 |
三、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兑现力度 | 第40页 |
四、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及晋升挂钩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畅通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 第41-42页 |
一、要科学划分职位分类,完善监督机制 | 第41页 |
二、要拓宽晋升渠道 | 第41-42页 |
三、将晋升与公务员培训相结合 | 第42页 |
第四节 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管理制度 | 第42-43页 |
一、建立奖惩机制 | 第42-43页 |
二、构建科学的待遇机制 | 第43页 |
三、强化薪酬负激励制度 | 第43页 |
第五节 强化竞争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 第43-45页 |
一、要设定一个使组织成员认同的工作目标 | 第44页 |
二、合理制定目标并对完成结果进行评价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一、不足 | 第45页 |
二、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