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纳米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纳米碳材料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增强增韧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4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本文拟将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1-32页 |
2.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21-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模拟ICCP系统 | 第21-22页 |
2.1.3 样品命名 | 第22-23页 |
2.1.4 测试方法 | 第23页 |
2.1.5 供电电压(Feeding Voltage) | 第23页 |
2.1.6 X射线衍射(XRD) | 第23页 |
2.1.7 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2.2 用CFRP作阳极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 第23-2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回收过程 | 第24-25页 |
2.2.3 样品命名 | 第25页 |
2.2.4 测试方法 | 第25页 |
2.2.5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第25-26页 |
2.2.6 透射电镜(TEM) | 第26页 |
2.2.7 扫描电镜(SEM) | 第26页 |
2.2.8 纳米激光粒度仪 | 第26页 |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6页 |
2.2.10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IR) | 第26页 |
2.3 利用CF和石墨棒作阳极制备GO的研究试验 | 第26-30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3.2 其他材料 | 第27页 |
2.3.3 回收过程 | 第27-28页 |
2.3.4 样品命名 | 第28-29页 |
2.3.5 测试方法 | 第29页 |
2.3.6 紫外可见近红光谱(UV-vis-NIR spectrophotometer) | 第29页 |
2.3.7 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 | 第29页 |
2.3.8 拉曼光谱(Raman) | 第29页 |
2.3.9 透射电镜(TEM) | 第29-30页 |
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0页 |
2.4 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4.2 其它材料 | 第30页 |
2.4.3 样品命名 | 第30-31页 |
2.4.4 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31-32页 |
第3章 前期准备工作:从阳极CFRP劣化机制的研究到GO制备思路的提出 | 第32-4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3.2.1 供电电压(Feeding Voltage) | 第32-33页 |
3.2.2 阴极表面研究 | 第33-35页 |
3.2.3 阳极CFRP劣化机制的研究 | 第35页 |
3.2.4 XRD | 第35-36页 |
3.2.5 FTIR | 第36-38页 |
3.2.6 劣化深度 | 第38-39页 |
3.2.7 CFRP板使用寿命的评估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利用CFRP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结果和讨论 | 第42-53页 |
4.2.1 GO在NaCl溶液中的制备 | 第42-48页 |
4.2.2 GO在自来水中的制备 | 第48-52页 |
4.2.3 GO合成机制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利用CF和石墨棒作阳极制备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制备效率 | 第55-60页 |
5.2.1 溶液颜色 | 第55-57页 |
5.2.2 紫外光谱 | 第57-60页 |
5.3 制备质量 | 第60-68页 |
5.3.1 透射电镜 | 第61页 |
5.3.2 纳米激光粒度仪 | 第61-63页 |
5.3.3 拉曼光谱 | 第63-64页 |
5.3.4 XPS | 第64-68页 |
5.4 讨论 | 第68-69页 |
5.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7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结果和讨论 | 第70-75页 |
6.2.1 紫外光谱 | 第70-71页 |
6.2.2 GO浓度 | 第71页 |
6.2.3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 第71-72页 |
6.2.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72-74页 |
6.2.5 机理分析 | 第74-75页 |
6.3 小结 | 第75-7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7.3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