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盈余持续性的内涵 | 第12页 |
1.2.2 盈余持续性的衡量方法 | 第12-13页 |
1.2.3 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4 盈余持续性的经济后果 | 第14页 |
1.2.5 盈余持续性的市场反应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H公司概况及盈余持续情况分析 | 第18-31页 |
2.1 H公司概况 | 第18-27页 |
2.1.1 公司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2.1.2 公司团队介绍 | 第19页 |
2.1.3 行业概况 | 第19-27页 |
2.2 盈余持续情况分析 | 第27-30页 |
2.2.1 基本指标分析 | 第27-29页 |
2.2.2 可持续增长率(SGR)分析 | 第29-30页 |
2.2.3 应计分析 | 第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角度分析H公司持续盈利的财务影响因素 | 第31-50页 |
3.1 利用杜邦分析法分析2013-2016年财务数据 | 第31-33页 |
3.1.1 杜邦分析法原理 | 第31页 |
3.1.2 H公司2013-2016年杜邦分析法所得数据 | 第31-33页 |
3.2 杜邦分析法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3.2.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 第33-35页 |
3.2.2 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 第35页 |
3.2.3 销售净利率分析 | 第35-36页 |
3.2.4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 第36-37页 |
3.2.5 净利润分析 | 第37页 |
3.2.6 全部成本分析 | 第37-38页 |
3.2.7 资产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3.3 H公司盈余持续性的财务优势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3.3.1 宏观方面原因 | 第40-42页 |
3.3.2 微观方面原因 | 第42-47页 |
3.4 H公司盈余持续性的财务劣势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3.4.1 宏观方面原因 | 第48页 |
3.4.2 微观方面原因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H公司持续盈利的非财务影响因素 | 第50-59页 |
4.1 优势的因素 | 第50-54页 |
4.1.1 产品类型 | 第50-51页 |
4.1.2 H公司经营模式 | 第51-53页 |
4.1.3 H公司供应链模式 | 第53-54页 |
4.2 劣势的因素 | 第54页 |
4.2.1 资本密集度 | 第54页 |
4.2.2 人才引进计划 | 第54页 |
4.3 存在机会的因素 | 第54-57页 |
4.3.1 公司规模及竞争力 | 第54-55页 |
4.3.2 H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 第55页 |
4.3.3 H公司中药饮片内控标准化 | 第55页 |
4.3.4 H公司的研发投入 | 第55-57页 |
4.4 存在威胁的因素 | 第57页 |
4.4.1 股权的安排 | 第57页 |
4.4.2 中下层经理的安排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保持H公司持续盈利的措施建议 | 第59-65页 |
5.1 加强措施 | 第59-61页 |
5.1.1 加强对供应链的拓展 | 第59-60页 |
5.1.2 加强技术改造 | 第60页 |
5.1.3 创建第三方检测服务 | 第60-61页 |
5.2 改进措施 | 第61-62页 |
5.2.1 流动资产结构的改善 | 第61页 |
5.2.2 规模扩张 | 第61页 |
5.2.3 适当增加管理层持股 | 第61-62页 |
5.2.4 现金流的改善 | 第62页 |
5.3 H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