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司法解释下非法行医罪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二、现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15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非法行医罪刑事立法现状及发展轨迹 | 第17-21页 |
第一节 非法行医罪的立法沿革 | 第17-19页 |
一、非法行医罪的确立 | 第17-18页 |
二、《执业医师法》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规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司法解释的颁布与修改 | 第19-21页 |
一、司法解释的颁布及其适用争议 | 第19页 |
二、司法解释的修改及其预期影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非法行医罪的法益思考 | 第21-29页 |
第一节 非法行医罪法益的理论纷争 | 第21-23页 |
一、非法行医罪法益的争议梳理 | 第21-22页 |
二、非法行医罪法益的争议评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医疗管理秩序作为非法行医罪法益之否定 | 第23-27页 |
一、医疗管理秩序法益的不适格 | 第24-25页 |
二、医疗管理秩序法益的隐忧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生命健康权作为非法行医罪法益的再宣示 | 第27-29页 |
一、生命健康权是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直接关注的内容 | 第27-28页 |
二、生命健康权应为非法行医罪法益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解释 | 第29-38页 |
第一节 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之争议 | 第29-32页 |
一、“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不同理解 | 第29-30页 |
二、新司法解释之于定分止争的遗憾 | 第30-31页 |
三、主体认定仍需依据刑法解释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解释路径 | 第32-38页 |
一、刑法解释路径的检视 | 第32-34页 |
二、刑法解释路径对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三、文义解释与法益保护为必要条件的刑法解释 | 第35-36页 |
四、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解释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因果关系认定 | 第38-52页 |
第一节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实践认定 | 第38-42页 |
一、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二、新司法解释之于因果关系认定的缺憾 | 第40-42页 |
第二节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因果关系理论的检视 | 第42-45页 |
一、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判断局限 | 第42-43页 |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引入 | 第43-45页 |
第三节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归因与归责 | 第45-52页 |
一、“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类型梳理 | 第45-47页 |
二、“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归责依据 | 第47-50页 |
三、“直接、主要原因”的进一步明确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法定刑完善 | 第52-59页 |
第一节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量刑实践分析 | 第52-54页 |
一、个案量刑差异悬殊 | 第52-53页 |
二、总体量刑普遍畸轻 | 第53-54页 |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法定刑修改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 | 第54-56页 |
一、法定刑过重引发实践困扰 | 第54-55页 |
二、新司法解释难掩立法缺憾 | 第55-56页 |
第三节 非法行医罪法定刑配置的完善构想 | 第56-59页 |
一、法定刑设置的公正化依据 | 第56-57页 |
二、法定刑设置的考量依据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