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反制定罪的反思与罪刑均衡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0页 |
五、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量刑反制定罪理论的纷争 | 第12-16页 |
第一节 量刑对定罪的决定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量刑对定罪的制约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量刑反制定罪思维模式的特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量刑反制定罪思维模式的批判与思考 | 第16-30页 |
第一节 犯罪特征与量刑的根基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定罪与量刑逻辑关系的展开 | 第18-23页 |
一、定罪与量刑的正向时空关系 | 第18-21页 |
二、量刑反制定罪思维与有罪推定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定罪与量刑位阶关系的展开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关系的展开 | 第24-30页 |
一、罪刑法定形式侧面的落脚点——构成要件定型性 | 第24-26页 |
二、罪刑法定原则下的罪刑均衡 | 第26-30页 |
第三章 罪刑均衡之路径选择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刑法规范之解决路径 | 第30-33页 |
一、刑法第63条第2款设立之意义 | 第31页 |
二、刑法第63条第2款的具体适用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刑法解释之解决路径 | 第33-40页 |
一、罪刑均衡下刑法解释的价值审视 | 第34-37页 |
二、罪刑均衡下刑法解释可取的路径选择 | 第37-38页 |
三、罪刑均衡困境下的人道主义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