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术语与缩略语 | 第12-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1.1 茶花资源的概况 | 第18-19页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第19-23页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第19-20页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状 | 第20-22页 |
1.2.3 茶树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第22-23页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23-26页 |
1.3.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23页 |
1.3.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23-24页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 第24页 |
1.3.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24-25页 |
1.3.5 酶法提取 | 第25-26页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第26-28页 |
1.4.1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26页 |
1.4.2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 第26-27页 |
1.4.3 聚酰胺柱层析法 | 第27页 |
1.4.4 HPLC法 | 第27-28页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 第28-29页 |
1.5.1 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法 | 第28页 |
1.5.2 黄酮类化合物的液质联用检测与鉴定 | 第28-29页 |
1.5.3 核磁共振法 | 第29页 |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29-30页 |
1.7 本研究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1.7.1 本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7.2 技术路线图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茶树花总黄酮的醇提工艺参数 | 第32-4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32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2.1.3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3页 |
2.1.4 茶花黄酮的提取 | 第33页 |
2.1.5 茶树花黄酮的测定 | 第33-34页 |
2.1.6 不同液料比的提取研究 | 第34页 |
2.1.7 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提取研究 | 第34页 |
2.1.8 不同提取温度的提取研究 | 第34页 |
2.1.9 不同浸提时间的提取研究 | 第34-35页 |
2.1.10 响应面实验 | 第3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2.2.1 液料比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2 乙醇体积分数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2.2.3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2.2.4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2.2.5 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的试验结果 | 第39-44页 |
2.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对茶树花总黄酮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5-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3.1.3 芦丁标曲的制作 | 第46页 |
3.1.4 茶树花黄酮提取液的制备 | 第46页 |
3.1.5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46-47页 |
3.1.6 大孔树脂上样液泄露曲线 | 第47-48页 |
3.1.7 样液的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3.1.8 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3.1.9 大孔树脂的洗脱曲线 | 第48页 |
3.1.10 洗脱剂浓度对解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3.1.11 洗脱流速对解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3.2.1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49-50页 |
3.2.2 AB-8型大孔树脂的泄露曲线 | 第50-51页 |
3.2.3 上样浓度对AB-8树脂吸附效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4 吸附时间对AB-8树脂吸附效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5 AB-8大孔树脂的洗脱曲线 | 第53-54页 |
3.2.6 吸附时间对AB-8树脂解吸附效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7 洗脱流速对AB-8树脂解吸附效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3.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不同品种茶树花黄酮苷的差异性研究 | 第57-7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7-58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4.1.3 样品的制备 | 第58页 |
4.1.4 标准品的制备 | 第58-59页 |
4.1.5 黄酮醇苷的UPLC-MS的定性分析 | 第59页 |
4.1.6 黄酮醇苷的UPLC-MS的定量分析 | 第59页 |
4.1.7 SPSS 23.0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8页 |
4.2.1 黄酮醇标品的检测 | 第59-60页 |
4.2.2 茶树花样品中黄酮醇苷的检测 | 第60-65页 |
4.2.3 不同茶树品种花中黄酮苷组分含量的比较 | 第65-68页 |
4.3 小结 | 第68-7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7页 |
5.1 总结 | 第72-74页 |
5.1.1 响应面法优化茶树花总黄酮的醇提工艺参数 | 第72页 |
5.1.2 大孔树脂对茶花总黄酮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72-73页 |
5.1.3 不同品种茶花黄酮苷的差异性研究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作者筒介及所获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