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跨界车后悬架变刚度螺旋弹簧的研究及应用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概述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1 课题来源第14页
        1.3.2 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4 本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页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汽车平顺性影响因素研究第18-31页
    2.1 汽车平顺性简介第18-19页
    2.2 非独立悬架线性振动模型第19-20页
    2.3 悬架系统线性振动频响特性第20-22页
    2.4 车身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22-26页
        2.4.1 路面谱介绍第22-23页
        2.4.2 时间频率与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的关系第23-24页
        2.4.3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24-26页
    2.5 各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第26-29页
        2.5.1 螺旋弹簧刚度对平顺性的影响第26-27页
        2.5.2 簧载质量对平顺性的影响第27-28页
        2.5.3 路面随机激励对平顺性的影响第28页
        2.5.4 车速对平顺性的影响第28-29页
    2.6 螺旋弹簧刚度对悬架设计空间的影响第29-30页
    2.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变刚度螺旋弹簧理论分析第31-50页
    3.1 弹簧的基本性能第31-33页
        3.1.1 弹簧特性线和刚度第31-32页
        3.1.2 弹簧的自振频率第32-33页
    3.2 螺旋弹簧基本理论第33-34页
        3.2.1 螺旋弹簧受力分析第33页
        3.2.2 螺旋弹簧应力分析第33-34页
    3.3 螺旋弹簧变刚度原理第34-36页
    3.4 变刚度螺旋弹簧的种类第36-38页
    3.5 变刚度螺旋弹簧结构参数研究第38-41页
        3.5.1 基本参数确定第38-39页
        3.5.2 变刚度螺旋弹簧的参数对应关系推导第39-41页
    3.6 变刚度螺旋弹簧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1-44页
        3.6.1 Pro/E与MATLAB联合建模概述第41页
        3.6.2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1-44页
    3.7 变刚度螺旋弹簧刚度特性理论计算第44-49页
        3.7.1 刚度特性理论计算第44-47页
        3.7.2 结构参数对螺旋弹簧刚度的影响第47-49页
    3.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变刚度螺旋弹簧有限元分析第50-62页
    4.1 非线性静力学分析第50-55页
        4.1.1 静力学分析模型第50-53页
        4.1.2 静力学结果分析第53-55页
    4.2 疲劳寿命分析第55-57页
        4.2.1 材料S-N曲线第56-57页
        4.2.2 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第57页
    4.3 模态分析第57-59页
    4.4 螺旋弹簧刚度特性试验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变刚度螺旋弹簧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第62-86页
    5.1 非线性振动概述第62-63页
    5.2 变刚度螺旋弹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模型第63-64页
    5.3 基于Simulink的路面激励时域模型建立第64-69页
        5.3.1 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第64-68页
        5.3.2 单脉冲路面激励时域模型第68-69页
    5.4 恒刚度螺旋弹簧悬架系统平顺性仿真分析第69-75页
        5.4.1 恒刚度螺旋弹簧悬架系统的线性振动仿真模型第69-70页
        5.4.2 随机路面平顺性仿真分析第70-73页
        5.4.3 单脉冲路面平顺性仿真分析第73-75页
    5.5 变刚度螺旋弹簧悬架系统平顺性仿真分析第75-80页
        5.5.1 变刚度螺旋弹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仿真模型第75-76页
        5.5.2 随机路面平顺性仿真分析第76-79页
        5.5.3 单脉冲路面平顺性仿真分析第79-80页
    5.6 平顺性对比分析第80-83页
        5.6.1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80-83页
        5.6.2 道路试验主观评价第83页
    5.7 变刚度螺旋弹簧防共振机理第83-84页
    5.8 变刚度螺旋弹簧对悬架设计空间的影响第84-85页
    5.9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全文总结第86-87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UV汽车后悬架关键部件疲劳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客车气压制动气室压力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