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16页
    1 黄芪概述第7-8页
        1.1 黄芪的生物学特性第7页
        1.2 黄芪的药效成分第7页
        1.3 黄芪的栽培现状第7-8页
        1.4 实验室现有工作基础第8页
    2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研究第8-10页
        2.1 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第8页
        2.2 黄芪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第8-10页
    3 肥料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3.1 绿肥的研究及应用第10-11页
        3.2 固氮菌的研究及应用第11页
        3.3 非生物诱导子的应用第11-12页
    4 SPSS 19.0在生物统计学中的应用第12-14页
        4.1 SPSS 19.0的理论基础第12页
        4.2 多因素方差分析第12-13页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第13页
        4.4 相关性分析第13-14页
    5 立题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4-16页
        5.1 立题背景及研究基础第14页
        5.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不同诱导子对黄芪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91]第16-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1.1 试验区概况第16页
        1.2 试验材料第16页
        1.3 试验设计第16-17页
        1.4 取样方法第17页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7-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23页
        2.1 不同诱导子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19-20页
        2.2 不同诱导子对黄酮含量及黄酮经济产量的影响第20-21页
        2.3 不同诱导子对皂苷含量及皂苷经济产量的影响第21-22页
        2.4 不同诱导子对多糖含量及多糖经济产量的影响第22-2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3-24页
第三章 黄芪肥料最优配比研究第24-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1.1 试验区概况第24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4-25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页
        1.4 数据分析第25-26页
    2 结果分析第26-39页
        2.1 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芪生物量的影响第26-29页
        2.2 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芪生理指标的影响第29-32页
        2.3 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第32-38页
        2.4 施肥模式寻优结果第38-39页
        2.5 PAL与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第3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不同肥料配比对土壤养分吸收的影响第40-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1.1 供试土壤第40页
        1.2 供试作物第40页
        1.3 供试肥料第40页
        1.4 试验方案第40页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0-41页
        1.6 数据分析第41页
    2 结果分析第41-45页
        2.1 不同肥料配比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41-42页
        2.2 不同肥料配比对土壤全N、全P、全K的影响第42-43页
        2.3 不同肥料配比对土壤有效N、P、K的影响第43-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1 讨论第46页
    2 结论第46-47页
    3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Abstract第54-55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GmDREB3基因小麦田间抗旱性及生理机制的分析
下一篇:磁场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