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11页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8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2.2.1 样本收集 | 第8页 |
2.2.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8-9页 |
2.2.3 病例排除标准 | 第9页 |
2.3 CBCT的拍摄方法 | 第9页 |
2.4 图像重建 | 第9-10页 |
2.5 测量的项目 | 第10-11页 |
2.5.1 双叉下颌管的发生率与分布情况 | 第10页 |
2.5.2 双叉下颌管的分型 | 第10页 |
2.5.3 双叉下颌管分支的直径 | 第10-11页 |
2.5.4 双叉下颌管分支的长度 | 第11页 |
2.5.5 前襻、下颁管与下颌磨牙的位置 | 第11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11页 |
3 结果 | 第11-14页 |
3.1 双叉下颌管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情况 | 第11页 |
3.2 双叉下颌管在两侧下颌骨的分布情况 | 第11页 |
3.3 双叉下颌管的分型 | 第11-12页 |
3.4 双叉下颌管分支的直径 | 第12页 |
3.5 双叉下颌管分支的长度 | 第12页 |
3.6 前襻 | 第12-13页 |
3.7 下颌管与下颌磨牙的关系 | 第13-14页 |
4 讨论 | 第14-23页 |
4.1 全景片、螺旋CT和CBCT比较 | 第15-17页 |
4.2 双叉下颌管的发生率与分布情况 | 第17-18页 |
4.3 双叉下颌管分支的直径,长度 | 第18-21页 |
4.4 双叉下颌管与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第21-23页 |
5 结论 | 第23-24页 |
6 综述 | 第24-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