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烟台地区葡萄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促生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第12-18页
        1.1.1 内生真菌的概念及其研究史第12-13页
        1.1.2 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第13-18页
    1.2 内生真菌的生态作用第18-21页
        1.2.1 内生真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第18-19页
        1.2.2 内生真菌增强宿主的抗逆性第19-20页
        1.2.3 内生真菌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20页
        1.2.4 内生真菌对植物间竞争平衡的影响第20-21页
        1.2.5 内生真菌改变宿主周围物理环境第21页
    1.3 葡萄及其相关研究背景第21-22页
        1.3.1 葡萄真菌病害防治第21-22页
    1.4 内生真菌在葡萄上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 存在问题和展望第2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7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葡萄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第25-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2.1.1 材料第25页
        2.1.2 试验仪器第25页
        2.1.3 药品与试剂第25页
        2.1.4 培养基第25页
        2.1.5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第25-26页
        2.1.6 DNA的提取与序列测定第26页
        2.1.7 内生真菌的鉴定第26页
        2.1.8 数据处理第26-27页
    2.2 结果第27-33页
        2.2.1 内生真菌的组成第27-30页
        2.2.2 不同葡萄品种中内生真菌的组成与多样性第30-32页
        2.2.3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第32-33页
            2.2.3.1 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指数第32页
            2.2.3.2 内生真菌菌群的相似性系数第32-33页
    2.3 结论第33-35页
第3章 葡萄的组织培养及有益菌的筛选第35-3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3.1.1 材料第35页
        3.1.2 试验仪器第35页
        3.1.3 药品与试剂第35页
        3.1.4 配方选择第35页
        3.1.5 培养基制备及灭菌第35-36页
        3.1.6 外植体的处理第36页
        3.1.7 初代培养第36页
        3.1.8 继代培养第36-37页
        3.1.9 内生真菌的初筛第37页
    3.2 结果第37-38页
第4章 葡萄促生效应的研究第38-4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38页
        4.1.2 试验仪器第38页
        4.1.3 药品与试剂第38页
        4.1.4 试验方法第38-39页
            4.1.4.1 液体种子制备第38-39页
            4.1.4.2 栽培与接种第39页
            4.1.4.3 接种后的苗期管理第39页
        4.1.5 葡萄生长指标的测定第39页
        4.1.6 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9页
        4.1.7 葡萄叶绿素荧光指标的测定第39页
        4.1.8 数据处理第39-40页
    4.2 结果第40-45页
        4.2.1 内生真菌对葡萄生长指标的影响第40-45页
            4.2.1.1 内生真菌对葡萄幼苗株高的影响第40页
            4.2.1.2 内生真菌对葡萄幼苗茎粗的影响第40-41页
            4.2.1.3 内生真菌对葡萄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第41-42页
            4.2.1.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2-43页
            4.2.1.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43-44页
            4.2.1.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44-45页
    4.3 结论第45-46页
第5章 讨论第46-48页
    5.1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第46-47页
    5.2 内生真菌对葡萄的促生效应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栽培蓝莓根部真菌特征及其共生真菌调控宿主生长与耐旱的响应机制
下一篇:产蛋白酶混合菌系构建及其对碱性发酵剩余污泥菌群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