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

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雷达辐射源个体参数估计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及优化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分类器设计及融合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第20-22页
    1.4 本文工作安排第22-23页
    1.5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二章 雷达辐射源个体参数估计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信号模型第25页
    2.3 常规的脉冲信号个体参数估计第25-38页
        2.3.1 基于Hilbert变换的包络特征提取第25-27页
        2.3.2 基于同步提取变换的时频特征提取第27-29页
        2.3.3 雷达辐射源无意调制特征提取第29-32页
        2.3.4 基于AR模型的系统辨识和谱估计第32-35页
        2.3.5 基于AR模型的参数化双谱切片特征提取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及优化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传统的特征提取及优化算法第39-43页
        3.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维数约减第39-41页
        3.2.2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维数约减第41-43页
    3.3 基于贝塞尔曲线拟合的个体特征提取第43-45页
        3.3.1 贝塞尔曲线第43页
        3.3.2 LM(Levenberg-Marquard)算法求解控制点第43-45页
        3.3.3 特征提取流程第45页
    3.4 实验验证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时空信息融合识别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传统单分类器设计第49-51页
    4.3 递归集中式信息融合模型第51-53页
        4.3.1 DS证据理论第51-52页
        4.3.2 典型的时空域信息融合模型第52-53页
    4.4 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递归集中式信息融合模型第53-55页
        4.4.1 “逻辑开关”计算步骤第53-54页
        4.4.2 修正的合成公式计算过程第54页
        4.4.3 DS证据理论多分类器融合步骤及判别准则第54-55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4.5.1 实验条件第55-56页
        4.5.2 单分类器与多分类器融合情况对比第56页
        4.5.3 改进的递归集中式时空信息融合实验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9-77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设计概述第59-61页
        5.2.1 需求概述第59页
        5.2.2 主要芯片和器件选型第59-60页
        5.2.3 目标对象概述第60-61页
        5.2.4 运行环境概述第61页
    5.3 总体方案及技术指标第61-62页
        5.3.1 系统总体方案第61-62页
        5.3.2 技术指标第62页
    5.4 系统设计第62-70页
        5.4.1 硬件系统设计第62-67页
        5.4.2 软件系统设计第67-70页
    5.5 系统测试第70-76页
        5.5.1 硬件测试第71-73页
        5.5.2 功能测试第73-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作者简历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号指纹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理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