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Y公司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相关理论概述第19-29页
    2.1 内部控制第19-23页
        2.1.1 内部控制含义第19页
        2.1.2 内部控制要素第19-23页
    2.2 风险评估第23-25页
        2.2.1 目标设定第23页
        2.2.2 风险识别第23-24页
        2.2.3 风险评估的方法第24页
        2.2.4 风险应对策略第24-25页
    2.3 企业融资第25-27页
        2.3.1 融资的含义第25页
        2.3.2 融资的分类第25-27页
    2.4 相关基础理论第27-28页
        2.4.1 委托代理理论第27页
        2.4.2 系统工程和系统管理理论第27-28页
        2.4.3 风险评估理论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主要风险点第29-40页
    3.1 Y融资业务基本情况介绍第29-31页
        3.1.1 公司情况介绍第29页
        3.1.2 融资业务情况介绍第29-31页
    3.2 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第31-38页
        3.2.1 内部环境方面第31-33页
        3.2.2 风险评估方面第33-35页
        3.2.3 控制活动方面第35-36页
        3.2.4 信息与沟通方面第36-37页
        3.2.5 内部监督方面第37-38页
    3.3 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点第38-39页
        3.3.1 融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第38页
        3.3.2 融资业务预算编制有待提高第38页
        3.3.3 内部监督对融资业务作用有限第38-39页
        3.3.4 Y融资环境差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分析第40-59页
    4.1 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总体思路第40页
    4.2 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设计原则第40-41页
        4.2.1 系统性原则第40页
        4.2.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40页
        4.2.3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第40-41页
        4.2.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第41页
    4.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41-45页
        4.3.1 一级指标设计第41页
        4.3.2 二级指标设计第41-42页
        4.3.3 三级指标设计第42-45页
    4.4 构建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模型第45-47页
        4.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45页
        4.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45-46页
        4.4.3 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构建第46-47页
    4.5 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过程分析第47-56页
        4.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47-53页
        4.5.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风险第53-56页
    4.6 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结果分析第56-58页
        4.6.1 经济风险因素第56页
        4.6.2 市场风险因素第56-57页
        4.6.3 财务风险因素第57页
        4.6.4 授权审批风险因素第57-58页
        4.6.5 内部监督风险因素第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Y融资业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措施第59-62页
    5.1 强化自身风险意识第59页
    5.2 进一步规范融资业务授权审批制度第59-60页
    5.3 完善融资业务预算制度第60页
    5.4 构建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第60-61页
    5.5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第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大学非完全分散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Z商业银行Z分行全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