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4-21页 |
1.4.1 研究理论 | 第14-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LY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6页 |
2.1 LY银行发展概况 | 第23页 |
2.2 LY银行流动性风险比较分析 | 第23-31页 |
2.2.1 贷存比分析 | 第24-25页 |
2.2.2 流动性比率分析 | 第25-26页 |
2.2.3 不良贷款比率分析 | 第26-27页 |
2.2.4 拨备覆盖率分析 | 第27-28页 |
2.2.5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2.2.6 LY银行流动性风险小结 | 第30-31页 |
2.3 LY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2.3.1 资产负债来源单一且过度集中 | 第31页 |
2.3.2 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不够健全 | 第31-33页 |
2.3.3 流动性风险管理监测体系不完善 | 第33页 |
2.3.4 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不足 | 第33-34页 |
2.3.5 风险管理文化不够成熟 | 第34页 |
2.4 LY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2.4.1 资产负债结构不均衡 | 第34页 |
2.4.2 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缺失 | 第34-35页 |
2.4.3 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漠 | 第35页 |
2.4.4 流动性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 第35-36页 |
3 LY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3.1 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2 模型的构建 | 第36-38页 |
3.3 模型的估计 | 第38-40页 |
3.3.1 变量的季节调整和单位根检验 | 第38页 |
3.3.2 模型的估计 | 第38-40页 |
3.4 模型结论的分析 | 第40-42页 |
4 完善LY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 | 第42-46页 |
4.1 融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 第42-43页 |
4.1.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第42页 |
4.1.2 采用国际主流的监管标准 | 第42-43页 |
4.2 健全内部风险的管理体系 | 第43页 |
4.3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 第43-44页 |
4.4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 | 第44-45页 |
4.5 建立风险监控及预警系统 | 第45-4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