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几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传统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电视媒体” | 第13-14页 |
(二)“产品”与“媒体产品” | 第14-15页 |
(三)“创新”与“产品创新” | 第15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案例分析法 | 第19-20页 |
(二)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六、创新点 | 第20-21页 |
(一)内容创新 | 第20页 |
(二)视角创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从传统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内外推力 | 第21-27页 |
一、从传统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内部推力 | 第21-22页 |
(一)创新是媒体成长的推动力 | 第21页 |
(二)媒体产品自身价值内涵决定创新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二、从传统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外部推力 | 第22-24页 |
(一)政策环境:三网融合政策推进 | 第22-23页 |
(二)经济环境:电视媒体竞争激烈 | 第23页 |
(三)社会环境:媒体和受众关系的变化 | 第23页 |
(四)技术环境:技术提升用户媒体需求 | 第23-24页 |
三、从传统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的实现条件分析 | 第24-27页 |
(一)电视媒体创新升级的广阔空间 | 第24-25页 |
(二)技术助力电视媒体的迭代创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互联网电视媒体产品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一、互联网电视媒体产品结构及相互关系 | 第27-29页 |
二、互联网电视媒体产品层次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互联网电视媒体的接入产品创新策略 | 第31-37页 |
一、技术方法的创新 | 第31-33页 |
(一)台网互动技术支撑电视创新升级 | 第31-32页 |
(二)全新解码技术打造超高清(UHDTV)视觉效果 | 第32-33页 |
二、技术产品的创新 | 第33-37页 |
(一)IPTV机顶盒新产品的开发 | 第33-34页 |
(二)DVB+OTT智能盒子的创新 | 第34-37页 |
第五章 互联网电视媒体的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 第37-51页 |
一、基于用户逻辑的内容产品创新 | 第37-40页 |
(一)内容产品的私人定制 | 第38-39页 |
(二)新闻产品的互动体现 | 第39-40页 |
二、以盈利为导向的内容产品创新 | 第40-47页 |
(一)内容价值链的延伸 | 第41-45页 |
(二)内容价值链的整合 | 第45-47页 |
三、内容产品的创新模式选择 | 第47-51页 |
(一)模仿创新策略选择 | 第47-49页 |
(二)自主创新策略选择 | 第49-51页 |
第六章 互联网电视媒体的关系产品创新策略 | 第51-58页 |
一、关系产品建构环节的创新 | 第51-54页 |
(一)关系产品的创新设计 | 第51-52页 |
(二)关系产品对电视节目收视的拉动效应 | 第52-54页 |
二、关系产品创新策略案例分析 | 第54-58页 |
(一)率先创新:优势与风险并存——以“长江新媒体云平台”为例 | 第54-56页 |
(二)“长江云”微信产品运营的思维创新 | 第56-58页 |
第七章 互联网电视媒体的服务产品创新策略 | 第58-61页 |
一、个人服务产品的创新策略 | 第58-59页 |
二、企业服务产品的创新策略 | 第59-60页 |
三、社会服务产品的创新策略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在读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