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声调语言 | 第9页 |
1.2 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 | 第9-10页 |
1.3 韵律加工的神经机制 | 第10-12页 |
1.3.1 功能单侧化假设 | 第10-11页 |
1.3.2 声音假设 | 第11-12页 |
1.4 语境对词汇加工的影响 | 第12-13页 |
1.5 汉语中口语语音信息加工的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1.5.1 声调加工晚于音段信息 | 第14-15页 |
1.5.2 声调和音段信息同时加工 | 第15页 |
1.5.3 声调和音段信息同时加工,声调作用小于音段信息 | 第15-17页 |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17-19页 |
2.1 以往研究中的争论和不足 | 第17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2.4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2.5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3 实验一 高限制性语境中汉语口语语音的作用及时间进程 | 第19-28页 |
3.1 实验被试 | 第19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3.3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3.4 实验程序 | 第21-22页 |
3.5 脑电记录 | 第22页 |
3.6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6.1 行为数据 | 第22页 |
3.6.2 脑电数据 | 第22-23页 |
3.6.3 源定位分析 | 第23页 |
3.7 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3.7.1 行为数据结果 | 第23页 |
3.7.2 脑电数据结果 | 第23-25页 |
3.7.3 源定位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3.8 讨论 | 第26-28页 |
4 实验二 低限制性语境中汉语口语语音的作用及时间进程 | 第28-36页 |
4.1 实验被试 | 第28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4.3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4.4 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4.5 脑电记录 | 第31页 |
4.6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4.6.1 行为数据 | 第31页 |
4.6.2 脑电数据 | 第31-32页 |
4.6.3 源定位分析 | 第32页 |
4.7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4.7.1 行为数据结果 | 第32页 |
4.7.2 脑电数据结果 | 第32-34页 |
4.7.3 源定位分析结果 | 第34页 |
4.8 讨论 | 第34-36页 |
5 综合讨论 | 第36-39页 |
5.1 句子语境中声调和音段信息的作用 | 第36-37页 |
5.2 韵律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A 实验一中部分实验材料 | 第44-46页 |
附录B 实验二中部分实验材料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