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4-17页 |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第14页 |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创造力 | 第14页 |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模式 | 第14-15页 |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 第15页 |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立法保护 | 第15-16页 |
1.6 新的时代,新的要求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当前少儿舞蹈艺术的教育现状 | 第17-21页 |
2.1 当前少儿舞蹈教育的生源维度 | 第17-18页 |
2.2 当前少儿舞蹈教育的课程维度 | 第18页 |
2.3 当前少儿舞蹈教育的师资维度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如何将山西非遗舞蹈融入少儿舞蹈教育中 | 第21-36页 |
3.1 选择山西非遗舞蹈中适合少儿舞蹈教学的民间舞蹈 | 第21页 |
3.2 非遗舞蹈小花戏的特点及教学分析 | 第21-28页 |
3.2.1 非遗舞蹈小花戏的特点 | 第21-22页 |
3.2.2 非遗舞蹈小花戏适应的年龄段 | 第22页 |
3.2.3 非遗舞蹈小花戏的教学意义 | 第22-23页 |
3.2.4 组合范例 | 第23-28页 |
3.3 非遗舞蹈踢鼓秧歌的特点及教学分析 | 第28-36页 |
3.3.1 非遗舞蹈踢鼓秧歌的特点 | 第28页 |
3.3.2 非遗舞蹈踢鼓秧歌适应的年龄段 | 第28-29页 |
3.3.3 非遗舞蹈踢鼓秧歌的教学意义 | 第29页 |
3.3.4 组合范例 | 第29-36页 |
第四章 在少儿舞蹈教育中推广山西非遗舞蹈的意义 | 第36-39页 |
4.1 增强儿童对地域文化的兴趣 | 第36页 |
4.2 提高少儿对非遗保护的意识 | 第36页 |
4.3 间接提升山西非遗舞蹈的推广效率 | 第36-37页 |
4.4 提升山西民间舞剧目创新的速度 | 第37页 |
4.5 从非专业角度普及、传承山西非遗舞蹈 | 第37-38页 |
4.6 为山西民间舞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能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