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新型钛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42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0-11页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1-18页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8-39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9-42页
2 新型层状结构Na_(0.73)Li_(0.36)Ti_(0.73)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2-58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第43-44页
    2.3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44-45页
    2.4 Na_(0.73)Li_(0.36)Ti_(0.73)O_2的合成条件优化第45-48页
    2.5 Na_(0.73)Li_(0.36)Ti_(0.73)O_2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第48-51页
    2.6 Na_(0.73)Li_(0.36)Ti_(0.73)O_2的储钠机理研究第51-53页
    2.7 Na_(0.73)Li_(0.36)Ti_(0.73)O_2的空气稳定性研究第53-57页
    2.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3 超细纳米线结构K_2Ti_6O_(13)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8-72页
    3.1 引言第58-59页
    3.2 实验第59-60页
    3.3 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第60-65页
    3.4 K_2Ti_6O_(13)纳米线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第65-68页
    3.5 纳米效应对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第68-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通道结构K_xTiO_2的碳热还原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2-95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第73-75页
    4.3 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第75-79页
    4.4 K_xTiO_2的碳热还原合成机理研究第79-86页
    4.5 K_xTiO_2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第86-92页
    4.6 K_xTiO_2的电化学储钠机理研究第92-93页
    4.7 本章小结第93-95页
5 全NASICON结构NaTi_2(PO_4)_3/Na_3V_2(PO_4)_3水系钠离子全电池的研究第95-115页
    5.1 引言第95-97页
    5.2 实验第97-99页
    5.3 NaTi_2(PO_4)_3和Na_3V_2(PO_4)_3的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第99-101页
    5.4 NaTi_2(PO_4)_3和Na_3V_2(PO_4)_3的水系半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1-106页
    5.5 正负极不同配比时NTP/NVP水系全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6-113页
    5.6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6.2 展望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7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第137-138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与授权的专利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丽佳蕾差异论女性主义探析
下一篇:从先验主体到先验唯物主义--齐泽克本体论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