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尝试 | 第13-14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及辩证关系 | 第14-24页 |
2.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 | 第14-16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第14页 |
2.1.2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 | 第14-15页 |
2.1.3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质 | 第15-16页 |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 | 第16-24页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2 大学生健康成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18-19页 |
2.2.3 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19-24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健康成长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4-38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的成长现状 | 第24-32页 |
3.1.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成长状况调查问卷说明 | 第24-25页 |
3.1.2 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取得的成效 | 第25-27页 |
3.1.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健康成长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1.4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健康成长呈现的特点 | 第30-32页 |
3.2 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3.2.1 教育双方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32-33页 |
3.2.2 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距离 | 第33-34页 |
3.2.3 教育载体运用落后于学生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3.2.4 教育的文化环境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第35-38页 |
4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第38-48页 |
4.1 突破“中梗阻”,创建和谐能动的师生关系 | 第38-41页 |
4.1.1 建立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 第38-40页 |
4.1.2 树立自我教育观,实现自我提升目标 | 第40-41页 |
4.2 尽力“接地气”,落实合时切境的教学内容 | 第41-43页 |
4.2.1 助学生渡河,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 第41-42页 |
4.2.2 促学生成长,推进十个指头弹琴 | 第42-43页 |
4.3 增强“创造力”,丰富深入心坎的教育方式 | 第43-45页 |
4.3.1 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提升学生获得感 | 第43-44页 |
4.3.2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擘画成长新思路 | 第44-45页 |
4.4 打破“单打一”,打造教育环境“合”文化 | 第45-48页 |
4.4.1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作健康成长风向标 | 第45-46页 |
4.4.2 创设良好家庭文化,担健康成长重头戏 | 第46页 |
4.4.3 营造清朗社会文化,当健康成长调节器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