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EM菌强化生物反应器组合植生滞留槽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1.2.1 生物处理工艺 | 第11-15页 |
1.2.2 生态处理工艺 | 第15-19页 |
1.2.3 生物-生态组合工艺 | 第19-21页 |
1.3 PVA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3.1 PVA载体的制备及改进方法 | 第22-23页 |
1.3.2 PVA载体强化污水处理效果 | 第23-24页 |
1.3.3 PVA-EM菌载体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4.3 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2章 PVA-EM菌载体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28-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2.1.2 水质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1.3 PVA-EM菌载体的制备 | 第30-31页 |
2.1.4 PVA-EM菌载体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1.5 PVA-EM菌载体的活性测试 | 第31-32页 |
2.1.6 PVA-EM菌载体的SEM分析 | 第3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2.2.1 PVA-EM菌载体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第32-34页 |
2.2.2 正交实验优化PVA-EM菌载体制备 | 第34-36页 |
2.2.3 PVA-EM菌载体的活性分析 | 第36-37页 |
2.2.4 PVA-EM菌载体的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PVA-EM菌载体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 第39-51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3.1.1 模拟装置 | 第39-40页 |
3.1.2 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 第40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3.2.1 好/厌氧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2 载体投入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HRT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3.2.4 EM菌固定化法与挂膜法对比 | 第46-48页 |
3.2.5 PVA-EM菌载体的降解动力学 | 第48-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生物反应器-植生滞留槽设计研究 | 第51-61页 |
4.1 工艺流程及装置 | 第51-52页 |
4.2 生物反应器设计 | 第52-55页 |
4.2.1 参数的计算 | 第52-54页 |
4.2.2 结构的设计 | 第54-55页 |
4.3 植生滞留槽设计 | 第55-60页 |
4.3.1 植物的选择 | 第55-56页 |
4.3.2 填料的配置 | 第56-58页 |
4.3.3 结构的设计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生物反应器-植生滞留槽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 第61-67页 |
5.1 启动研究 | 第61-63页 |
5.1.1 生物反应器的启动 | 第61-62页 |
5.1.2 植生滞留槽的启动 | 第62-63页 |
5.2 组合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63-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