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汉缩略名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固定化酶载体孔径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固定化酶载体比表面积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3 固定化酶载体亲疏水性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4 固定化酶载体电位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1.2.5 固定化酶其它微环境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1 基于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研究固定化酶微环境与酶活性的关系 | 第21页 |
1.4.2 固定化酶载体的设计及拥挤程度和电荷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1.4.3 载体微环境的改变对固定化酶载体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1.4.4 改性环氧基树脂固定化7α-,7β-HSDH对复杂基质的转化 | 第22页 |
1.4.5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固定化酶微环境与酶活性的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26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1 7α-HSDH和7β-HSDH的表达与纯化 | 第28-29页 |
2.3.2 自由酶活性检测 | 第29页 |
2.3.3 酶的固定化 | 第29-30页 |
2.3.4 固定化酶活性及酶载量测定 | 第30页 |
2.3.5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孔径的表征 | 第30页 |
2.3.6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比表面积的表征 | 第30-31页 |
2.3.7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Zeta电位的表征 | 第31页 |
2.3.8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亲/疏水性的表征 | 第31页 |
2.3.9 微环境与酶活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2.3.10 微环境与酶比活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4.1 固定化酶的活性及酶载量 | 第32-33页 |
2.4.2 固定化酶微环境参数 | 第33-34页 |
2.4.3 酶比活与载体zeta电位的相关分析 | 第34页 |
2.4.4 酶比活与载体亲/疏水性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2.4.5 酶比活与载体孔径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2.4.6 酶比活与载体比表面积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2.4.7 微环境参数与酶比活多重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2.5 相关分析及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 第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基于壳聚糖改性环氧基树脂固定化酶载体的设计及表征 | 第42-54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3.3.1 不同拥挤程度及不同电荷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 | 第44页 |
3.3.2 固定化酶载体的形貌观察 | 第44页 |
3.3.3 固定化酶载体的FT-IR分析 | 第44页 |
3.3.4 固定化酶载体的元素分析 | 第44-45页 |
3.3.5 固定化酶载体的荧光共聚焦分析 | 第45页 |
3.3.6 固定化酶载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45页 |
3.3.7 固定化酶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第45页 |
3.3.8 固定化酶载体的表面电位的表征 | 第45页 |
3.3.9 固定化酶载体的亲疏水性表征 | 第45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3.4.1 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 | 第45-46页 |
3.4.2 固定化酶载体的表征 | 第46-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4 拥挤程度及电荷微环境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 | 第54-70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6-59页 |
4.3.1 7α-、7β-HSDH性质分析 | 第56页 |
4.3.2 固定化7α-HSDH和7β-HSDH | 第56-57页 |
4.3.3 固定化酶活性测定及酶载量测定 | 第57页 |
4.3.4 固定化酶活性预测 | 第57页 |
4.3.5 HPLC-ELSD检测TUDCA和TCDCA方法的建立 | 第57-58页 |
4.3.6 固定化酶催化转化TCDCA的研究 | 第58页 |
4.3.7 酶促动力学研究 | 第58-59页 |
4.3.8 固定化酶热稳定性研究 | 第59页 |
4.3.9 固定化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59页 |
4.3.10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59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4.4.1 7α-、7β-HSDH性质分析 | 第59-60页 |
4.4.2 戊二醛浓度的优化 | 第60-62页 |
4.4.3 固定化酶的酶载量 | 第62页 |
4.4.4 固定化酶活性预测 | 第62-63页 |
4.4.5 拥挤程度及电荷微环境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6 拥挤程度及电荷微环境固定化酶的酶促动力学研究 | 第64-65页 |
4.4.7 拥挤程度及电荷微环境对固定化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8 拥挤程度及电荷微环境对固定化7α-HSDH和7β-HSDH催化转化TCDCA及其重复使用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微环境变化对固定化酶载体性能的影响 | 第70-78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0-71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7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5.3.1 环氧基树脂和EP-0.5-C对底物吸附行为研究 | 第71-72页 |
5.3.2 EP-0.5-C与壳聚糖微球机械性能研究 | 第72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5.4.1 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72-75页 |
5.4.2 EP-0.5-C与壳聚糖微球机械性能研究 | 第75-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改性环氧基树脂固定化7α-,7β-HSDH对复杂基质的转化 | 第78-92页 |
6.1 引言 | 第78-79页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9-80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6.2.2 实验仪器 | 第80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80-83页 |
6.3.1 固定化7α-HSDH和7β-HSDH | 第80-81页 |
6.3.2 HPLC-ELSD检测 | 第81页 |
6.3.3 最适反应条件 | 第81-82页 |
6.3.4 固定化酶原位转化鸡胆粉溶液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82页 |
6.3.5 产物的成分分析 | 第82-83页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3-90页 |
6.4.1 TCDCA转化率及TUDCA收率的定量检测 | 第83页 |
6.4.2 pH值对鸡胆粉溶液转化的影响 | 第83-84页 |
6.4.3 缓冲液浓度对鸡胆粉溶液转化的影响 | 第84-85页 |
6.4.4 底物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85-86页 |
6.4.5 辅酶浓度对鸡胆粉溶液转化的影响 | 第86-87页 |
6.4.6 反应温度对鸡胆粉溶液转化的影响 | 第87页 |
6.4.7 反应时间对鸡胆粉溶液转化的影响 | 第87-88页 |
6.4.8 固定化酶原位转化鸡胆粉溶液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88-89页 |
6.4.9 反应产物的成分分析 | 第89-9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7 全文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 第92-96页 |
7.1 全文的主要结论 | 第92-94页 |
7.1.1 基于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研究固定化酶微环境与酶活性的关系 | 第92-93页 |
7.1.2 固定化酶微环境拥挤程度及电荷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93页 |
7.1.3 载体微环境的改变对固定化酶载体性能的影响 | 第93页 |
7.1.4 改性环氧基树脂固定化7α-,7β-HSDH对复杂基质的转化 | 第93-94页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2页 |
附录 | 第112页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2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科研项目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