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25页 |
1.1 核酸概述 | 第7-13页 |
1.1.1 DNA的结构与功能 | 第7-10页 |
1.1.2 靶向分子与DNA的作用方式 | 第10-12页 |
1.1.3 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结合方式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1.2 常见的DNA靶向抗肿瘤药物 | 第13-23页 |
1.2.1 DNA嵌入剂 | 第13-18页 |
1.2.2 具有抗肿瘤效果的药物或结构 | 第18-23页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23-25页 |
2 含胆甾醇结构的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 第25-45页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27页 |
2.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25-26页 |
2.1.2 合成路线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6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2.2.2 合成方法 | 第28-32页 |
2.2.3 D系列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讨论 | 第32-34页 |
2.2.4 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34-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2.3.1 D系列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讨论 | 第36-43页 |
2.3.2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3-45页 |
3 新型含三聚氯氰三取代的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5-65页 |
3.1 目标分子的设计与合成路线 | 第45-46页 |
3.1.1 分子设计思路 | 第45页 |
3.1.2 合成路线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6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46-48页 |
3.2.2 合成方法 | 第48-55页 |
3.2.3 S系列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讨论 | 第55-56页 |
3.2.4 药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3.3.1 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讨论 | 第56-63页 |
3.3.2 肿瘤细胞活性抑制实验 | 第63-65页 |
4 新型含砜基及氮氧化物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第65-82页 |
4.1 化合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路线 | 第65-67页 |
4.1.1 分子设计思路 | 第65-66页 |
4.1.2 合成路线 | 第66-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74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7-68页 |
4.2.2 合成方法 | 第68-73页 |
4.2.3 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讨论 | 第73-74页 |
4.2.4 药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4.3.1 F系列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讨论 | 第74-80页 |
4.3.2 肿瘤细胞活性抑制实验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附录A 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谱图 | 第9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