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高等级沥青路面低碳薄铺一体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路面现状分析与试验设计第17-35页
    2.1 路面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7-26页
        2.1.1 裂缝调查情况第19-21页
        2.1.2 修补调查状况第21-22页
        2.1.3 平整度调查状况第22-23页
        2.1.4 车辙调查状况第23-24页
        2.1.5 弯沉调查状况第24-25页
        2.1.6 抗滑调查状况第25-26页
    2.2 室内试验方案设计第26-33页
        2.2.1 试验原材料第26-28页
        2.2.2 回收沥青混合料(RAP料)试验第28-29页
        2.2.3 再生剂试验第29-32页
        2.2.4 一体化面层路用性能试验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对策分析第35-47页
    3.1 常见沥青路面病害分析第35-36页
        3.1.1 裂缝类第35页
        3.1.2 变形类第35-36页
        3.1.3 表面破损类第36页
    3.2 常用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对策第36-45页
        3.2.1 常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简介第36-40页
        3.2.2 常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对比第40-42页
        3.2.3 养护方案的确定第42-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就地热再生技术分析第47-80页
    4.1 回收沥青混合料(RAP料)分析第47-52页
        4.1.1 RAP料沥青含量测定第47-49页
        4.1.2 RAP料矿料级配第49-51页
        4.1.3 RAP料矿料级配调整第51-52页
    4.2 再生剂的选择第52-63页
        4.2.1 再生剂概述第52-53页
        4.2.2 再生剂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第53-56页
        4.2.3 再生剂的选择第56-63页
    4.3 再生效果及掺量分析第63-66页
        4.3.1 再生剂对旧沥青的再生效果分析第63-65页
        4.3.2 再生剂对再生混合料的再生效果分析第65-66页
        4.3.3 综合比较确定掺量第66页
    4.4 就地热再生温度场模拟分析第66-79页
        4.4.1 ANSYS软件介绍第67页
        4.4.2 前期设置第67-69页
        4.4.3 模拟结果第69-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运用粘弹性理论确定薄层罩面厚度第80-100页
    5.1 粘弹性理论简介第80-85页
        5.1.1 粘弹性材料基本特性第80-81页
        5.1.2 粘弹性力学模型第81-84页
        5.1.3 时温等效原理第84-85页
    5.2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一体化面层数值模拟第85-97页
        5.2.1 数学模型描述及材料参数第85-86页
        5.2.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86-87页
        5.2.3 前提假设与初始边界条件第87-88页
        5.2.4 求解设置及后处理分析第88-96页
        5.2.5 不同面层模量对薄层最佳厚度的影响第96-97页
    5.3 本章小结第97-100页
第六章 低碳薄铺一体化技术路用性能分析第100-114页
    6.1 室内试验原材料检测第100-102页
        6.1.1 沥青第100页
        6.1.2 矿料第100-102页
        6.1.3 纤维第102页
    6.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第102-109页
        6.2.1 热再生层混合料性能试验第102-103页
        6.2.2 SMA-13面层路用性能分析第103-107页
        6.2.3 一体化面层路用性能分析第107-109页
    6.3 各类型面层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第109-112页
        6.3.1 高温稳定性能比较分析第109-110页
        6.3.2 低温稳定性能比较分析第110-111页
        6.3.3 水稳定性分析第111-112页
        6.3.4 综合性能比较第112页
    6.4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七章 施工工艺及效益分析第114-120页
    7.1 施工工艺第114-118页
        7.1.1 施工准备第114-115页
        7.1.2 施工工艺及方法第115-116页
        7.1.3 注意事项第116-117页
        7.1.4 质量检查与验收第117页
        7.1.5 开放交通及其他第117-118页
    7.2 效益分析第118页
    7.3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八章 结论第120-122页
    8.1 总结第120-121页
    8.2 创新点第121页
    8.3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M的雾雨天气下高速公路控制信号施加策略研究
下一篇:粘滞阻尼器的仿真分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