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公诉视角探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导言第6-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6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6-7页
    三、文献综述第7-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页
    五、论文结构第11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1-12页
第一章 认罪认罚制度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2-20页
    第一节 认罪认罚制度提出的历史背景第12-13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第12页
        二、犯罪类型的改变与案多人少矛盾的加剧第12-13页
    第二节 认罪认罚制度的程序价值第13-15页
        一、引发对公正价值追求多维度的思考第13-14页
        二、有利于提高公诉效率和审判效率第14页
        三、有利现检察机关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14-15页
    第三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制第15-17页
        一、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第15-16页
        二、简易程序第16页
        三、速裁程序第16-17页
    第四节 域外辩诉交易制度之伤第17-20页
        一、无法保证认罪的自愿性第18页
        二、辩护律师、检察官、法官压迫被告人权利,法庭丧失对抗性基础第18-19页
        三、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第19-20页
第二章 认罪认罚制度在公诉部门运行情况考察第20-31页
    第一节 本区适用认罪认罚案件概述第20-23页
        一、被害人(家属)反对第20-21页
        二、犯罪嫌疑人反对第21页
        三、辩护律师不同意进而导致犯罪嫌疑人反对第21-22页
        四、案件事实复杂,牵涉面较多,不宜量刑第22页
        五、单位犯罪中,对单位不适用认罪认罚第22-23页
    第二节 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的现实效益第23-27页
        一、有利于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供述第23-24页
        二、对于证据有瑕疵的案件,有利于提高审查效率第24-26页
        三、有利于有效行使检察权中的量刑建议权第26-27页
    第三节 公诉阶段适用过程中突显的问题第27-31页
        一、增加公诉人的工作量,反而使司法效率低下第28-29页
        二、检法量刑不一,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第29页
        三、部分法律援助律师未能切实履行辩护职责第29页
        四、绝对确定的刑期,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29-31页
第三章 出现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第31-36页
    第一节 问题原因分析第31-32页
        一、制度设计未考虑发挥公诉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第31页
        二、检察机关缺乏系统的量刑指导意见第31-32页
        三、对值班律师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第32页
        四、牺牲被害人的部分权利换取适用率第32页
    第二节 完善相关措施,保障制度实施第32-36页
        一、合理减负,利用智慧检务平台,提高适用率和适用积极性第32-33页
        二、优化相应量刑指南,利用大数据辅助量刑第33-34页
        三、完善辩护律师参与制度,设立相关考核措施第34-35页
        四、注重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后记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规制与完善研究
下一篇: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