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4-15页 |
缩略词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1.1.1 变形监测需求与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1.2 振动监测需求与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1 变形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2 振动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1.3.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感知特性与监测系统构建 | 第25-34页 |
2.1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感知特性 | 第25-27页 |
2.2 光纤Bragg光栅波长解调原理及复用技术 | 第27-29页 |
2.2.1 光纤Bragg光栅波长解调原理 | 第27页 |
2.2.2 光纤Bragg光栅准分布式复用技术 | 第27-29页 |
2.3 光纤Bragg光栅监测系统 | 第29-33页 |
2.3.1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 | 第29-30页 |
2.3.2 传感网络设计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数值模拟与形态重构算法研究 | 第34-47页 |
3.1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数值模拟 | 第34-41页 |
3.1.1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应变数值分析 | 第35-39页 |
3.1.2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单点加载仿真分析 | 第39-40页 |
3.1.3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多点加载仿真分析 | 第40-41页 |
3.2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三维曲面重构算法研究 | 第41-46页 |
3.2.1 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及连续化 | 第41-42页 |
3.2.2 基于正交离散曲率的三维曲面网格重构算法 | 第42-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 第47-67页 |
4.1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变形监测系统构建 | 第47-53页 |
4.1.1 试验系统构建 | 第47-49页 |
4.1.2 基于LabVIEW的结构变形监测程序设计 | 第49-53页 |
4.2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单点加载静态纯弯曲变形监测 | 第53-59页 |
4.2.1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单点加载静态形变感知试验 | 第53-54页 |
4.2.2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弯曲变形重构算法验证 | 第54-57页 |
4.2.3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单点加载有限元仿真重构算法验证 | 第57-59页 |
4.3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多点加载静态弯扭变形监测 | 第59-64页 |
4.3.1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多点加载静态形变感知试验 | 第59-60页 |
4.3.2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扭转变形重构算法验证 | 第60-62页 |
4.3.3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多点加载有限元仿真重构算法验证 | 第62-64页 |
4.4 柔性单边固支板结构动态变形监测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柔性伸展结构形态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 第67-83页 |
5.1 柔性伸展结构形态重构算法研究 | 第67-69页 |
5.2 柔性伸展结构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69-76页 |
5.2.1 理论计算弹性模量 | 第70-74页 |
5.2.2 柔性伸展结构自由端多点密集对称加载仿真分析 | 第74-75页 |
5.2.3 柔性伸展结构自由端多点稀疏对称加载仿真分析 | 第75-76页 |
5.3 柔性伸展臂变形监测系统构建及试验 | 第76-82页 |
5.3.1 试验系统构建 | 第76-77页 |
5.3.2 柔性伸展结构静态变形监测与形态反演 | 第77-79页 |
5.3.3 柔性伸展结构动态变形监测 | 第79-80页 |
5.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柔性伸展结构振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 第83-94页 |
6.1 光纤Bragg光栅振动监测原理 | 第83-86页 |
6.1.1 光纤Bragg光栅振动特性分析 | 第83-85页 |
6.1.2 FBG传感器频率测量原理 | 第85-86页 |
6.2 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6-87页 |
6.3 柔性伸展结构振动模态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构建 | 第87页 |
6.4 柔性伸展结构振动模态监测 | 第87-91页 |
6.5 柔性伸展结构冲击监测 | 第91-9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7.2 进一步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