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1.2.1 并购 | 第16-17页 |
1.2.2 并购溢价 | 第17-18页 |
1.2.3 产业政策 | 第18页 |
1.2.4 股价崩盘风险 | 第18-1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1.3.1 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 | 第19-21页 |
1.3.2 并购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 | 第21-24页 |
1.3.3 并购溢价经济后果研究 | 第24-25页 |
1.3.4 股价崩盘风险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1.3.5 文献评述 | 第27-28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产业政策视角下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30-39页 |
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30-31页 |
2.1.1 协同效应理论的分析 | 第30页 |
2.1.2 协同效应与并购溢价 | 第30-31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33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第31-32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与并购溢价 | 第32-33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与股价崩盘风险 | 第33页 |
2.3 过度自信理论 | 第33-36页 |
2.3.1 过度自信理论的分析 | 第33-34页 |
2.3.2 过度自信理论与并购溢价 | 第34-35页 |
2.3.3 过度自信理论与股价崩盘风险 | 第35-36页 |
2.4 政府干预理论 | 第36-39页 |
2.4.1 政府干预理论分析 | 第36页 |
2.4.2 政府干预理论与产业政策 | 第36-39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39-4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9-42页 |
3.1.1 并购溢价与股价崩盘风险 | 第39-40页 |
3.1.2 产业政策对并购溢价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40-42页 |
3.2 实证样本选择和主要变量设置 | 第42-45页 |
3.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3.2.2 主要变量设置与度量 | 第43-45页 |
3.3 实证模型构建与控制变量选取 | 第45-48页 |
3.3.1 实证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3.3.2 控制变量选取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9-61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49-50页 |
4.2 差异性检验 | 第50-51页 |
4.3 相关性检验 | 第51-55页 |
4.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5-60页 |
4.4.1 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4.4.2 产业政策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56-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不同产权性质与并购类型下产业政策的调节效应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61-77页 |
5.1 不同产权性质与并购类型下产业政策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61-68页 |
5.1.1 不同产权性质下产业政策的调节效应 | 第61-63页 |
5.1.2 不同并购类型下产业政策的调节效应 | 第63-68页 |
5.2 稳健性检验 | 第68-76页 |
5.2.1 控制内生性问题 | 第68-72页 |
5.2.2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72-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77-82页 |
6.1 政府应调整产业政策并优化政策环境 | 第77-78页 |
6.2 政府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78-79页 |
6.3 公司应规范并购行为和溢价决策 | 第79-80页 |
6.4 公司应重视并购整合与信息披露 | 第80-81页 |
6.5 投资者应加强教育并发挥监督职能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