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饲料油菜高效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2-20页
    1.1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1.1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迅速第12页
        1.1.2 当前我国畜牧业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第12-13页
    1.2 我国饲草饲料生产现状第13页
    1.3 饲料油菜的开发利用第13-16页
        1.3.1 油菜的用途第13页
        1.3.2 饲料油菜利用的历史第13-14页
        1.3.3 饲料油菜开发与利用的优势第14-16页
    1.4 饲料油菜高效优质生产技术研究第16-19页
        1.4.1 不同品种的饲料油菜产量质量研究第16-17页
        1.4.2 种子处理对饲料油菜出苗率的影响第17页
        1.4.3 收获处理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第17-18页
        1.4.4 氮肥处理对饲料油菜产量的影响第18-19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7页
    2.1 试验材料第20页
    2.2 试验设计第20-25页
        2.2.1 饲料油菜品比试验第20-21页
        2.2.2 饲料油菜种子处理试验第21-22页
        2.2.3 饲料油菜播期及密度试验第22页
        2.2.4 饲料油菜循环收获及收获次数试验第22-23页
        2.2.5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收获方式及施肥技术研究第23-24页
        2.2.6 饲料油菜、大麦和牧草的比较研究第24-25页
    2.3 测定方法第25-26页
        2.3.1 生育期记载第25页
        2.3.2 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调查第25页
        2.3.3 油菜与牧草营养品质测定第25-26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59页
    3.1 不同油菜品系饲用价值比较研究第27-33页
        3.1.1 不同油菜品种(系)生育进程比较第27-28页
        3.1.2 不同油菜品种(系)农艺性状比较第28-30页
        3.1.3 不同油菜品种(系)生物产量第30-31页
        3.1.4 不同油菜品种营养品质测定第31-33页
    3.2 种子处理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3-36页
        3.2.1 不同物质处理油菜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第33-34页
        3.2.2 种子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4-35页
        3.2.3 种子处理后的油菜生物产量第35-36页
    3.3 不同播期、密度对油菜生物产量的影响第36-39页
    3.4 饲料油菜循环收获及收获次数试验第39-43页
        3.4.1 饲料油菜循环收获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研究(2017-2018)第39-42页
        3.4.2 饲料油菜收获次数生物产量研究(2017-2018)第42-43页
    3.5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收获方式及施肥技术研究第43-52页
        3.5.1 生育期第43-44页
        3.5.2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收获方式及追肥技术农艺性状研究第44-47页
        3.5.3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收获方式及追肥技术生物产量研究第47-52页
    3.6 不同作物的比较研究第52-59页
        3.6.1 不同作物生物产量和含水率比较第52-57页
        3.6.2 不同作物营养品质第57-5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9-70页
    4.1 小结第59-64页
        4.1.1 不同饲料油菜品种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及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第59-60页
        4.1.2 种子处理对饲料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0页
        4.1.3 不同播期、密度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4.1.4 饲料油菜循环收获及收获次数试验研究第61页
        4.1.5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收获方式及施肥技术研究第61-63页
        4.1.6 饲料油菜、大麦和牧草的比较研究第63-64页
    4.2 讨论第64-69页
        4.2.1 不同饲料油菜品种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第64-65页
        4.2.2 种子处理对饲料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5-66页
        4.2.3 不同播期、密度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的影响第66-67页
        4.2.4 饲料油菜不同收获次数及施肥技术研究第67-68页
        4.2.5 饲料油菜和牧草的比较研究第68-69页
    4.3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刍草渐渗系衍生杂交组合的生物量评价
下一篇:基于高通量表型检测平台解析甘蓝型油菜表型性状的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