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1.2.3 简要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特色及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4.1 论文的特色 | 第19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贸易便利化”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2 相关贸易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页 |
2.2.2 关税同盟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2页 |
2.2.4 共同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中蒙俄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0页 |
3.1 中蒙贸易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2 中俄贸易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3 中蒙俄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3.3.1 中蒙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3.3.2 中俄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第4章 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第30-40页 |
4.1 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第30-33页 |
4.1.1 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0-31页 |
4.1.2 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1页 |
4.1.3 指标含义 | 第31-33页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 | 第33-40页 |
4.2.1 层次分析法(AHP) | 第33-35页 |
4.2.2 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第35-37页 |
4.2.3 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数FTI | 第37-40页 |
第5章 基于引力模型的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蒙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5.1 引力模型介绍 | 第40-41页 |
5.2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41-43页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3-50页 |
5.3.1 中蒙贸易便利化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5.3.2 中俄贸易便利化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第6章 促进我国对蒙俄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6.1 提高海关环境效率,实现海关业务“智能化 | 第50页 |
6.2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 第50-51页 |
6.3 改善政策环境,创新规章制度 | 第51页 |
6.4 积极推广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口岸 | 第51-52页 |
6.5 积极参加贸易便利化谈判,加强同蒙俄国际合作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