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改进型微表处及其应用效果的跟踪观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19页
        1.1.1 微表处的概念第9页
        1.1.2 微表处名称的产生第9页
        1.1.3 微表处的优点第9-10页
        1.1.4 微表处与沥青表面处治的异同第10页
        1.1.5 微表处的适用条件与范围第10-11页
        1.1.6 微表处技术发展的历程第11页
        1.1.7 微表处在我国的应用第11-17页
        1.1.8 前景展望第17-18页
        1.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
        1.1.10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原材料基本性能及试验分析第19-34页
    2.1 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第19-23页
        2.1.1 概述第19页
        2.1.2 获取乳化改性沥青工艺第19-23页
    2.2 集料第23-30页
        2.2.1 石料资源调查第24页
        2.2.2 各石场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第24-26页
        2.2.3 各石场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第26-27页
        2.2.4 各石场石料的路用性能分析第27-29页
        2.2.5 石料单价及运输成本比较分析第29页
        2.2.6 比较与分析第29-30页
    2.3 水第30页
    2.4 填料第30-34页
        2.4.1 不同水泥掺量的微表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第30-31页
        2.4.2 水泥对微表处性能影响机理分析第31-34页
第三章 级配的设计和改进第34-37页
    3.1 微表处稀浆混合料技术指标第34页
    3.2 本项目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与改进第34-35页
    3.3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试验第35-37页
        3.3.1 可拌和时间试验(MixTimeTest)第36页
        3.3.2 内聚粘结力试验(CohesionTest)第36页
        3.3.3 湿轮磨耗试验(简称WTAT)(Wettrackabrasiontest)第36页
        3.3.4 荷载车轮试验LWT(LoadWheeltest)第36页
        3.3.5 水敏感度试验第36页
        3.3.6 试验配合比结果第36-37页
第四章 微表处施工监控第37-43页
    4.1 原材料监控第37-38页
        4.1.1 改性乳化沥青第37页
        4.1.2 微表处用集料第37-38页
        4.1.3 微表处用水第38页
        4.1.4 微表处用填料第38页
    4.2 微表处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第38-43页
        4.2.1 做好施工前的病害处理和路面清洁工作第38-39页
        4.2.2 做好施工前的设备检查第39页
        4.2.3 精细操作确保摊铺质量第39-40页
        4.2.4 微表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第40-43页
第五章 微表处路面跟踪观测第43-76页
    5.1 检测项目、内容及方法第44-46页
    5.2 检测仪器设备第46页
    5.3 评价标准第46-47页
    5.4 检测结果评价与分析第47-70页
        5.4.1 路面破损PCI第47-52页
        5.4.2 行驶质量指数RQI第52-54页
        5.4.3 车辙深度指数RDI第54-57页
        5.4.4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第57-60页
        5.4.5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第60-63页
        5.4.6 路面渗水系数第63页
        5.4.7 排水调查第63-69页
        5.4.8 各指标评价结果汇总第69-70页
    5.5 路面平整度情况对比分析第70-71页
    5.6 路面车辙深度情况对比分析第71-72页
    5.7 路面抗滑性能情况对比分析第72-73页
    5.8 路面结构强度情况对比分析第73-74页
    5.9 跟踪观测的结论第74-76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门吊提升转换预制梁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学校园户外空间人性化设计评价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